毛毛虫实验的启示
不管这个是不是真的,严格意义上讲,都不应该把这种行为叫做试验。没有对照组,也没有严格控制可能影响实验对象的各种条件。因此,这很有可能是作家的杜撰
事实上,这个实验在法布尔《昆虫记·松毛虫》中确实有相关记载,但是毛毛虫只是这样转了很久,既没有“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也没有所谓“耐人寻味的话”... 毛毛虫都是幼虫,不论是什么品种,它们都需要花大量时间进食,以获取足够的能量化蛹。这是它们与生俱来的本能,理应凌驾于其他所有特性。即便文中所说的毛毛虫有“跟随”的特性是真有其事,毛毛虫饥饿后也必然会去进食,而不是跟着别人的屁股。 另外,这个故事本身也有问题,那就是,这些毛毛虫居然是同时死去的!!这个发现比尾随的特性更让人震惊。毛毛虫在实验开始时的状态必然不是完全一致的,总有一条是最先开始走的,总有一条是最后开始走。 如果所有毛毛虫的能量代谢相差无几,那么先开始走的应该会率先慢下来,导致全队变慢。这意味着能量消耗的降低,那么最后开始走的毛毛虫会省下最多的能量。当第一条虫彻底不能饿死后,最后一条虫也应该是保持有继续活动的能量的。 这种情况下显然不会得出实验的结果。如果实验的结果为真,那就是说所有虫的在开始是存在能量差的,这个能量差让它们恰好可以同时停下来死去。如果能够知道这个能量差,意味着研究者已经掌握了整条虫的代谢过程,并通过事前控制虫的饮食来调节其能量贮量。 很显然,以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实验的准备工作更让人震惊,绕圈圈实验不过是这个惊人工作的牛刀小试而已。这么重大的工作在文章中居然只字不提,实在是匪夷所思。 种种迹象表明,这只是个段子,只会出现在《读者》这样的刊物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