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斩子的故事由来

 我来答
泥蕴涵020
2016-05-30 · TA获得超过16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7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66.6万
展开全部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几百年来一直在闽、浙一带广为流传。在福建莆田,这一故事还被改编为闽剧和秦腔 《戚继光斩子》,以艺术的形式在民间盛传不衰。此外,在福建宁德、连江、闽侯,浙江义乌等地也有类似的传说。戚继光斩子的故事到底是不是历史事实,到底发生在那个地方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也有人认为戚继光斩子的故事发生在浙江台州地区。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抗击倭寇,几次大的战役都连战连捷,打得倭寇是闻风丧胆。有一次,戚继光率领军队在台州府围剿一股倭寇,倭寇与戚家军接战之后,很快大败,有一股残敌想绕道城北的大石退守仙居。为了彻底消灭这股倭寇,戚继光立即命自己的儿子戚印为先锋,率领军队抄近路在白水洋常风岭一带伏击。临行前戚继光一再交代戚印,与倭寇接战之后,不要急于求胜,要佯装失败,将敌人诱至仙居城外再予以反击,以迫使城中的倭寇出援,一举歼灭。违反军令者要按军法处置。
戚印率军到达常风岭之后,将军队埋伏在山道两旁的树丛中,此时,倭寇的队伍也沿着这条山道开了过来,前面还押着一些抢掠来的妇女和牛羊等,戚小将见后,气愤万分。再也沉不住气,马上下令军队展开总攻,一时间矢石齐飞,刀枪猛舞,喊声震天。戚印只顾了奋勇杀敌,竟然忘记了父亲临行前交代的只许败不许胜的交待。霎时就将敌人全歼在山道之上。后来戚印率军回营,将士们都言戚印作战勇敢,杀敌有功。但戚继光却在在听完儿子禀报之后,勃然大怒。说他违反军纪,不服从指挥,应该以军法处置,便命将校将其绑出辕门外正法。诸将虽然苦苦求情,说戚印虽然是触犯了军令,但其大败倭寇,也是有功之臣,可将功抵罪。但戚继光却认为戚印明令故犯,贻误军机,不容不诛!若是不杀则军纪难以严明如初。最终,还是斩了儿子。
后来当地的百姓怀念戚公子,便在常风岭上为他建造了一座太尉殿,据说这座大殿的残迹至今犹存。

百度网友6a3a84f
高粉答主

2019-01-05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3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8万
展开全部

明嘉靖年间,朝政腐败,皇帝昏庸,官吏贪污,海防废弛,导致民不聊生。嘉靖三十一年,倭寇侵入中国,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戚继光奉命追剿倭寇,率师转入福建。八闽百姓见戚继光的部队纪律严明,纷纷箪食壶浆,夹道欢迎戚家军。

有一次,戚继光获知倭寇要洗劫牛田(今龙田镇)的情报后,立即召集将领开会,商议对策,决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牛田倭巢。部队开拔前,戚继光命令自己的儿子戚印作为先锋,自己亲率三军在后方接应,并强令:“今日要围剿倭贼,此次行动只许前进,不准后退,违者一律就地斩首勿论。”

戚印按照指令,迅速向牛田方向进发。当他到达七里塍(今海口东阁一带)的时候,突遇天气变化,大雾茫茫,遮天蔽日。戚印担心前有伏兵,于是命令部队就地休整,自己则策马往回赶,探望乃父是否顺利前进。

此时,戚继光的部队已经到达龙江街道霞楼村。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拍马折回,顿刻勃然大怒,当众宣布:“戚家军一向纪律严明,所向披靡,今日戚印作为打头阵的先锋,却公然违抗军纪,以临阵脱逃论处,当即斩首以肃军纪。”

戚印大呼“冤枉!”喊声未停,戚继光就向戚印挥刀砍去。戚印的人头刹那间落地,鲜血染红了战袍。在场的将士无不为之动容而暗自落泪。戚继光伤痛之余,立即命令士兵就地掩埋戚印,自己依然率部队继续向牛田挺进。

将士们听说戚将军挥泪斩儿子的消息后,士气更加高昂。不久,戚继光全歼盘踞在牛田的倭寇,史称“牛田大捷”。戚继光从牛田凯旋,经过霞楼斩子处,不禁伤心了起来。当他得知自己的儿子不是临阵畏缩,而是担心先头部队与后方军队脱节,才单枪匹马折回,知道自己冤枉了儿子,于是手抚戚印的坟头,顿然潸然落泪。

老百姓为了纪念戚继光,就在霞楼村修建了一座凉亭叫“思儿亭”,还在县城水陆街修建了“戚公祠”。老百姓把原来戚继光挥泪斩子的地方叫做“爸怜仔”。由于“爸怜仔”是“白陵岭”的谐音,所以如今在霞楼村附近有一座山岭就叫做“白陵岭”。旧时,我市有一出闽剧叫《戚继光斩子》,说的就是这段凄惨且哀怨的故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