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蜂蜜有毒吗 野蜂蜜有毒吗
9个回答
展开全部
很多人说非要买野生的蜂蜜,野生蜂蜜有利有弊!
所谓野蜂蜜,则是指无人饲养的蜜蜂所产的蜂蜜,产量很少,市面上基本未见出售。缪晓青教授认为,根据有人饲养与否,民俗分为“家蜂”和“土蜂”。两者的区别在于,所采蜜源的区域不同。专业家蜂“追花夺蜜”,即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跑,这一过程就包括调查蜜源,保证所采花蜜无毒。而土蜂是固定在一个区域内,若该区域正遇上开花,蜜蜂就会去采集,酿成了能毒死人的“毒蜂蜜”。
申磊也说,养蜂人在养蜂时,确实要调查蜜源,辨别蜜源是否对人有毒。对于一个陌生的地方,这个调查时间一般要持续一到两年。当然也有讨巧的办法,“如果附近有人在,说明已经调查过了,那基本不会出现问题”。
释疑为何“毒蜜”对蜜蜂无害,却能毒人
“蜂蜜不排除会有一些毒性”,缪教授表示,他听说过、三明等地的市民吃了蜂蜜后出现肚子痛等症状,但吃了野蜂蜜而出现死亡的,这来还是头一次。
记者了解到,野蜂蜜往往带有一定毒素,其主要原因是蜜蜂在采集花蜜过程中,将有毒的花粉带入蜂巢,酿成“毒蜜”。这些植物在福建主要包括、昆明山海棠等。
但是,为何“毒蜜”对蜜蜂无害,却伤及了人类?缪教授解释,“毒蜜”中含有的是有毒生物碱,由于蜜蜂属于昆虫类,相比人类、老鼠等哺乳动物,两者的血液循环系统不一样,所以导致效果不同,一般是不会中毒的。这种有毒,会让人出现神经中毒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唇舌发麻、恶心、呕吐等。
缪教授认为,仅凭肉眼,很难辨别蜂蜜是否有毒。他认为,野蜂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一是蜜源繁杂,来源不明确,有的野生老蜂巢还沉积多年老蜜,无法确保不混杂有毒植物蜜源等;二是卫生条件差,安全没保障;易杂伪劣。因此他不建议市民擅自采摘、食用野蜂蜜。
最好购买蜂农自养的不加工蜂蜜!
所谓野蜂蜜,则是指无人饲养的蜜蜂所产的蜂蜜,产量很少,市面上基本未见出售。缪晓青教授认为,根据有人饲养与否,民俗分为“家蜂”和“土蜂”。两者的区别在于,所采蜜源的区域不同。专业家蜂“追花夺蜜”,即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跑,这一过程就包括调查蜜源,保证所采花蜜无毒。而土蜂是固定在一个区域内,若该区域正遇上开花,蜜蜂就会去采集,酿成了能毒死人的“毒蜂蜜”。
申磊也说,养蜂人在养蜂时,确实要调查蜜源,辨别蜜源是否对人有毒。对于一个陌生的地方,这个调查时间一般要持续一到两年。当然也有讨巧的办法,“如果附近有人在,说明已经调查过了,那基本不会出现问题”。
释疑为何“毒蜜”对蜜蜂无害,却能毒人
“蜂蜜不排除会有一些毒性”,缪教授表示,他听说过、三明等地的市民吃了蜂蜜后出现肚子痛等症状,但吃了野蜂蜜而出现死亡的,这来还是头一次。
记者了解到,野蜂蜜往往带有一定毒素,其主要原因是蜜蜂在采集花蜜过程中,将有毒的花粉带入蜂巢,酿成“毒蜜”。这些植物在福建主要包括、昆明山海棠等。
但是,为何“毒蜜”对蜜蜂无害,却伤及了人类?缪教授解释,“毒蜜”中含有的是有毒生物碱,由于蜜蜂属于昆虫类,相比人类、老鼠等哺乳动物,两者的血液循环系统不一样,所以导致效果不同,一般是不会中毒的。这种有毒,会让人出现神经中毒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唇舌发麻、恶心、呕吐等。
缪教授认为,仅凭肉眼,很难辨别蜂蜜是否有毒。他认为,野蜂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一是蜜源繁杂,来源不明确,有的野生老蜂巢还沉积多年老蜜,无法确保不混杂有毒植物蜜源等;二是卫生条件差,安全没保障;易杂伪劣。因此他不建议市民擅自采摘、食用野蜂蜜。
最好购买蜂农自养的不加工蜂蜜!
展开全部
现在的时代充满了人工食品,越是如此,人们就越偏爱野生的天然食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食用天然食品,特别是野生食品,人们也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慎重食用,以免发生中毒事件,甚至危及生命的安全.
据报道(http://news.sohu.com/20140610/n400627075.shtml),中新网三明6月10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省泰宁县朱口镇渠高村19位村民食用野生蜂蜜意外引起中毒事件,已致3人死亡16人住院治疗中。泰宁官方9日晚间披露,目前,在三明市第一医院住院的14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另2人症状较轻在泰宁县医院住院观察治疗。另外,福建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派出福建省立医院两位ICU专家到三明市、泰宁县现场会诊,指导参与救治工作。泰宁县官方还对外透露,吃剩的蜂蜜、现采的蜂蜜和蜂巢等样本已送往省疾控中心检测,目前样本正在检测中;并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告诫民众不要食用野生蜂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中毒的事件呢?其实,是与野生蜜蜂采集了有毒的花粉制成了毒蜂蜜而造成的.其实,在世界各地都曾经发生过野生有毒蜂蜜导致人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在我国也有多次发生.
在这个季节,5到7月,我国最易发生的是博落回和雷公藤毒蜂蜜的中毒事件.因为我国的南方,从秦岭以南到南岭,从广东到甘肃都有这两类有毒的植物分布.博落回和雷公藤两种植物是我国古代就使用的中药,但在中药典籍中,均描述其有剧毒或大毒,应慎重使用.现代医学研究,二者均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具有抑制免疫和对抗炎症等效果,但同时具有心肌毒性,肝毒性,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以及生殖毒性等等,可造成急性中毒,甚至导致食用者死亡.
在博落回和雷公藤的花粉中,也含有这些生物碱,其酿造的蜂蜜也可能含有这些毒素,因此服用同样可以导致中毒.据报道,博落回属罂粟科植物, 内含阿片碱等10 余种生物碱, 中毒机制除胃肠道刺激外, 主要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毒害作用.博落回中毒早期表现口渴、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者可有呕血、便血, 口唇及四肢麻木, 头痛、头晕、心慌、出汗、抽搐、紫绀, 血压下降、心律失常. 雷公藤属植物中毒, 引起胃肠道粘膜充血、水肿、出血、坏死、脱落细胞及粘膜下层和肌层中性粒细胞浸润, 可表现为剧烈腹疼、腹泻和血便,吸收后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视丘、中脑、延脑、小脑及脊髓的严重不良性改变, 并可损伤肝、心、肾等重要器官, 引起出血, 坏死.(野生蜂蜜中毒致视力障碍2例.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 ( 2B): 286~ 287)
此外,根据国内外的报道表明,其他有毒植物的花粉制成的蜜也可以导致中毒,例如,杜鹃花属闹羊花毒素, 茄属植物颠茄植物碱, 曼陀罗属东莨菪碱及钩吻属钩吻碱甲。我国南方某些省先后发生过蜂蜜中毒, 经蜜源植物调查为昆明山海棠及罂粟科博落回。个别地区有剧毒植物大茶药的南烛等(西藏森林地区野蜂蜂蜜中毒的初步分析.《西藏科技》2000 年6 期(总第93 期) 61页)。
对于野蜂蜜中毒,目前还没有特殊的解毒剂,但使用血液透析可以清除体内的毒素,是治疗这类中毒的重要手段(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蜂蜜中毒的护理.内蒙古中医药.152页).不过,在蜂蜜中毒早期,由于仅有头昏,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往往会忽视蜂蜜中毒的发生,而贻误治疗的时机.
预防野蜂蜜中毒,当然就是不食用野蜂蜜,但可能有些人会挡不住诱惑,更有人将野蜂蜜作为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药品(土耳其发生有毒蜂蜜中毒.A r e h T o x i c o l 一1 9 9 3 ,6 7 :148~150).所以,有人建议,食用野蜂蜜前,应该先了解一下当地蜂蜜的状况,是否有蜂蜜中毒的事件发生.然而,自然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人为的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和随意种植或者引进,导致了植物的变化,在没有中毒地区发生毒蜂蜜中毒事件屡有发生.一些专业养蜂人都深受其害.有报道表明,某农垦场职工系当地世居农民, 索有养蜂习惯, 其中一家( 5 人中毒, 2 人死亡) 已三代。当时该地无发生流行病的证据, 饮用同一水派而未食蜜者无类似患者出现。(蜂蜜中毒14 例临床分析.中级医刊19 8 2年第12 期38页)
蜂蜜中毒与蜜源的有毒植物有关,最好大家能够熟悉蜜源地的有毒植物,熟悉其毒性特征,一般来讲,蜂蜜中毒的潜伏期为1-2天,但也可短到1-2小时.而一旦贻误治疗时机,可能造成中毒的损伤加剧.所以,一旦误食毒蜂蜜,应该立即就医.
那么,如何预防野蜂蜜中毒呢?首先,对于可以来源的蜂蜜,应该尽量不吃.其次,毒蜜一般都有甜、苦、涩、麻等异味,食用者一旦发现食蜜有苦、麻等异味, 应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
据报道(http://news.sohu.com/20140610/n400627075.shtml),中新网三明6月10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省泰宁县朱口镇渠高村19位村民食用野生蜂蜜意外引起中毒事件,已致3人死亡16人住院治疗中。泰宁官方9日晚间披露,目前,在三明市第一医院住院的14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另2人症状较轻在泰宁县医院住院观察治疗。另外,福建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派出福建省立医院两位ICU专家到三明市、泰宁县现场会诊,指导参与救治工作。泰宁县官方还对外透露,吃剩的蜂蜜、现采的蜂蜜和蜂巢等样本已送往省疾控中心检测,目前样本正在检测中;并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告诫民众不要食用野生蜂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中毒的事件呢?其实,是与野生蜜蜂采集了有毒的花粉制成了毒蜂蜜而造成的.其实,在世界各地都曾经发生过野生有毒蜂蜜导致人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在我国也有多次发生.
在这个季节,5到7月,我国最易发生的是博落回和雷公藤毒蜂蜜的中毒事件.因为我国的南方,从秦岭以南到南岭,从广东到甘肃都有这两类有毒的植物分布.博落回和雷公藤两种植物是我国古代就使用的中药,但在中药典籍中,均描述其有剧毒或大毒,应慎重使用.现代医学研究,二者均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具有抑制免疫和对抗炎症等效果,但同时具有心肌毒性,肝毒性,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以及生殖毒性等等,可造成急性中毒,甚至导致食用者死亡.
在博落回和雷公藤的花粉中,也含有这些生物碱,其酿造的蜂蜜也可能含有这些毒素,因此服用同样可以导致中毒.据报道,博落回属罂粟科植物, 内含阿片碱等10 余种生物碱, 中毒机制除胃肠道刺激外, 主要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毒害作用.博落回中毒早期表现口渴、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者可有呕血、便血, 口唇及四肢麻木, 头痛、头晕、心慌、出汗、抽搐、紫绀, 血压下降、心律失常. 雷公藤属植物中毒, 引起胃肠道粘膜充血、水肿、出血、坏死、脱落细胞及粘膜下层和肌层中性粒细胞浸润, 可表现为剧烈腹疼、腹泻和血便,吸收后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视丘、中脑、延脑、小脑及脊髓的严重不良性改变, 并可损伤肝、心、肾等重要器官, 引起出血, 坏死.(野生蜂蜜中毒致视力障碍2例.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 ( 2B): 286~ 287)
此外,根据国内外的报道表明,其他有毒植物的花粉制成的蜜也可以导致中毒,例如,杜鹃花属闹羊花毒素, 茄属植物颠茄植物碱, 曼陀罗属东莨菪碱及钩吻属钩吻碱甲。我国南方某些省先后发生过蜂蜜中毒, 经蜜源植物调查为昆明山海棠及罂粟科博落回。个别地区有剧毒植物大茶药的南烛等(西藏森林地区野蜂蜂蜜中毒的初步分析.《西藏科技》2000 年6 期(总第93 期) 61页)。
对于野蜂蜜中毒,目前还没有特殊的解毒剂,但使用血液透析可以清除体内的毒素,是治疗这类中毒的重要手段(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蜂蜜中毒的护理.内蒙古中医药.152页).不过,在蜂蜜中毒早期,由于仅有头昏,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往往会忽视蜂蜜中毒的发生,而贻误治疗的时机.
预防野蜂蜜中毒,当然就是不食用野蜂蜜,但可能有些人会挡不住诱惑,更有人将野蜂蜜作为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药品(土耳其发生有毒蜂蜜中毒.A r e h T o x i c o l 一1 9 9 3 ,6 7 :148~150).所以,有人建议,食用野蜂蜜前,应该先了解一下当地蜂蜜的状况,是否有蜂蜜中毒的事件发生.然而,自然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人为的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和随意种植或者引进,导致了植物的变化,在没有中毒地区发生毒蜂蜜中毒事件屡有发生.一些专业养蜂人都深受其害.有报道表明,某农垦场职工系当地世居农民, 索有养蜂习惯, 其中一家( 5 人中毒, 2 人死亡) 已三代。当时该地无发生流行病的证据, 饮用同一水派而未食蜜者无类似患者出现。(蜂蜜中毒14 例临床分析.中级医刊19 8 2年第12 期38页)
蜂蜜中毒与蜜源的有毒植物有关,最好大家能够熟悉蜜源地的有毒植物,熟悉其毒性特征,一般来讲,蜂蜜中毒的潜伏期为1-2天,但也可短到1-2小时.而一旦贻误治疗时机,可能造成中毒的损伤加剧.所以,一旦误食毒蜂蜜,应该立即就医.
那么,如何预防野蜂蜜中毒呢?首先,对于可以来源的蜂蜜,应该尽量不吃.其次,毒蜜一般都有甜、苦、涩、麻等异味,食用者一旦发现食蜜有苦、麻等异味, 应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2019-08-06 · 知道合伙人生活技巧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蜂蜜有没有毒关键是看蜜蜂采集的蜜源:原因如下:
1、意蜂采集蜜源单一,中蜂反之。
2、在国家标准中列为有毒蜜源的是雷公藤、狼毒。
3、蜜蜂即使采到有毒蜜源,那含量占比也是非常小,食用是不超过5克/次没问题。
1、意蜂采集蜜源单一,中蜂反之。
2、在国家标准中列为有毒蜜源的是雷公藤、狼毒。
3、蜜蜂即使采到有毒蜜源,那含量占比也是非常小,食用是不超过5克/次没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蜜蜂在酿制蜂蜜时,常常采集一些有毒的花粉,这些有毒的花粉酿进蜂蜜以后,人吃了生蜜就容易发生中毒。另外蜂蜜在收获的过程中,又很容易被细菌污染,所以建议野生的蜂蜜不要直接吃。野生的蜂蜜确实营养丰富,但为了保险起见,建议你在家中自行处理。我的经验是:把新鲜的蜂蜜倒进碗里,再用蒸锅蒸几分钟就可以了,营养也不会流失多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没有!!!蜜蜂根本不会去采有毒的花粉。。
蜂蜜是拿来喂蜂蛹的,有毒岂不是先把蜂蛹毒死,没了蜂蛹,这个蜂巢也就离灭绝不远了~~~
蜂蜜是拿来喂蜂蛹的,有毒岂不是先把蜂蛹毒死,没了蜂蛹,这个蜂巢也就离灭绝不远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