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 我来答
我最靓不服来辩
2016-12-23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403
采纳率:84%
帮助的人:775万
展开全部
和谐校园要求学校的制度健全、管理有序、安全稳定;学校拥有极强的创造活力和凝聚力,师生员工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睦融洽。和谐校园应该是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并得到切实落实的校园,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校园,应该是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调动的校园。在和谐校园里,师生应该和谐相处。在和谐校园里,各种组织机制应该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应当完善,教育教学秩序要保持良好。在和谐校园里,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应该相得益彰。各种设施摆放有度、各种建筑错落有致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校园里的每个人都自觉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
二、“和谐校园”应当具备如下特征
1.优美的校园环境。包括和谐、合理的校园空间,宽敞、明亮的教室,环保的建筑材料。
2.优质的学习环境。校园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完备的配套教学设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要爱护学习环境,真正做到“校园是我家”。
3.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校园风气。和谐校园以其丰富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学习,陶冶学生性情。师生对校园事务广泛参与,共建和谐家园。
4.完善的管理体系。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文明公约等,通过制度的形式规范师生的行为,打造“和谐校园”。
5、畅通的沟通渠道和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校、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当然,还包括与其他学校之间进行交流。
三、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建立高校和谐校园
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培养了大批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但是也随之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与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不协调;人才培养与人的全面发展不协调;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实际要求不协调;社会经济进入转型期后,融资难与还款压力高、与资金经费使用效能不高等不协调;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模式、内容、方法、手段,师资、硬件等条件与学生成人成才、与社会实际需求不协调;服务社会的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不协调。因此,建立和谐校园,解决高校发展中的不和谐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1.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于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
建设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关键在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此必须推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教育则是实现这一历史目标的基础。语云:“和而不同”。和谐校园并不是铁板一块,死水一潭,它必然也必须如海纳百川,包容各种教育方式。但是这种包容并不是绝对的并不排斥的整合,而是需要建立起必要的张力。社会主义中国校园必须有一个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取向,那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核心问题永远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不能在正确的价值理念上取得共识,和谐校园就失去了精神支柱。要在教育中体现以人为本,我们必须在三个维度上取得共识:在知识方面,坚持崇尚真理,追求科学;在行为上,致力献身社会、服务人群;在精神上,提倡学术自由、思想解放。有了这样的共识,才能实现校园建设与社会发展同步在和谐社会中孕育出和谐校园。
2.构建和谐校园,要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指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即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它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良好的环境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功能,教育环境在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环境的消极面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的形势下更是如此。校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在学生的“五育”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它是按照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故具有优越于其它教育环境的一些功能和特征。文明向上的校园氛围,造诣优美的学校环境,对师生具有重要的陶冶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心旷神怡,情感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兴趣爱好得到生发。这是一种“无声之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不知不觉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暗示作用,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3.构建和谐校园,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校园制度。
校园制度包括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应遵循的规章制度、校园绿化,卫生和秩序管理制度、师生日常行为准则及长期沉淀的道德规范等。这些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控制作用,从而不断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规范的行为习惯,一靠规章制度的效力,是每个任命群自己的行为准则;二靠舆论宣传的力量,引导人们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所以,校园环境由于校园人合乎共同的准则而有序,这种有序又使每个人自觉地服从和适应这种环境的制约,因而使校园环境走向高雅、文明、健康的发展轨道,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摇篮。
4.构建和谐校园,要建设一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育人育才的辛勤园丁。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教师应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教书育人的重任,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把师德修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精于教学、科学育人、热情为学生服务的教职工队伍,保证师生关系良好的发展。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办好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的反映。师生之间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人格意义上都是平等的。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建立的是一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独立思考,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在坦诚的对话与感情交流之中,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5.构建和谐校园,要建立学校、家庭教育的和谐关系,促进师生关系进一步和谐。
协调好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使三方教育“目标一致、功能互补、配合密切”,是构建和谐校园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从广义的教育来说,儿童最先得到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整体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之一。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劳动教育等等。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另一方面,指导家庭,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使家长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将有利于提高教育效率。
总而言之,校园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是人才的摇篮。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更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迟赐阿轶丽
2019-09-24 · TA获得超过396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22
采纳率:34%
帮助的人:436万
展开全部
校园是我们学生每天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像海绵一样吸取着知识的养分;老师像园丁一样辛勤地耕耘着。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希望在一个和谐的氛围内学习和教授知识。因此,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同学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同学,这样才能构建和谐校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同样也需要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带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才能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更需要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不能有作弊的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另一方面,构建和谐校园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学风、良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良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吸引个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以此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一个和谐的校园需要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