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养老问题该怎样解决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端午期间,三里街街道组织失独老人去岸上草原游玩。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养老大潮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因为疾病或意外,中年以后他们遭遇了失去唯一孩子的厄运。我国目前的养老模式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失独家庭的老人由于孩子的离去,更面临着疾病、养老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现状:生病无人照顾备感孤独
爱邻社工服务社李红龙为失独老人服务多年,他坦言,失独老人最主要的困难就是养老和生病问题。7月28日,他去所扶助的东七里站一户老人家走访得知,年近七旬的周先生因为障碍性贫血和糖尿病刚出院,老伴又住院了。身体原因,周先生没有办法去医院照顾,老伴只能一个人在医院,而周先生在家,吃饭都成问题。
家住三里街50多岁的王女士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失去爱女后,她很多年都无法走出来,一直与社会脱节。早已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夫妻又双双下岗,他们根本没有条件再养育一个孩子,“最初那几年,我的眼睛都哭疼了,只能不停地滴眼药水。生病了,120急救车来了都没人帮忙往楼下抬。到医院看病,没有子女排队挂号拿药,没人陪床,只能自己硬扛着。”
21年前,年仅13岁的独生女儿被洪水冲走;去年,陪伴她一起承受失独之痛的老伴又因病离世,年过六旬的鲍传勇目前靠低保和社区安排的公益性岗位微薄的收入生活。经济状况不好,老人家并不放在心上,她担忧的是,家里的重体力活没有人做,以后如果生了重病该怎么办。鲍传勇的担心其实也是大多数失独老人的心结。因为没有子女,失独老人在生活中诸多事情都面临困境:进养老院、上手术台,没有儿女签字负责;办理信用卡、贷款,因无人担保而遭到拒绝。“这还没什么,哪一天如果突然生了急病,没人在身边,那才真的可怕呢。”和王女士有着相似遭遇的赵女士说起这些很是伤感。
诉求:渴望社会提供更多关爱
失独老人是一个极度敏感的群体,一些失独老人甚至称自己为精神残疾者。记者采访发现,失独老人对周围的人群有种本能的戒备,即便是亲戚朋友,他们也不愿意别人知道他们的真实情况,但同时,在养老问题上又渴望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周先生说,平时生活自己可以不依靠他人,就是生病的时候希望有个人(志愿者)能在他身边。老人说得很中肯,也不需要志愿者做太多,只要能帮他们打打水、拿药、打饭就行了。他们没有钱去请保姆,所以希望政府能给志愿者一定补助,让志愿者可以在身边照顾他们。
王女士对志愿者却是又爱又怕。理智一点说,她也明白志愿者们是为了帮助他们,但看到这些和自己的孩子年龄相仿的志愿者,她又会忍不住想起平时刻意不去回忆的痛苦。王女士平时身体不错,她比较能接受邻里间的互助。赵女士则希望政府能给予他们这个特殊群体更多的政策倾斜,年纪大了难免生病,如果可以为他们定期体检,某种程度上也是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失去了子女对于失独老人而言,意味着失去最温暖的感情交流对象,他们拒绝跟外界进行接触和交流。但与相同境遇的群体在一起,他们则愿意打开心扉。采访中,很多老人建议是否能建立失独人群的养老院。普通老人入住养老院时,儿女要签字做监护人,并时常探望,这会加重失独老人的不安情绪和孤独感。而普通老人聊天的时候基本都是孩子话题,而这恰恰是失独老人们的软肋。
互助:融入社区团体有归属感
国家卫计委一份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目前全国失独家庭已超过100万个。
为解决日渐凸显的失独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广州首次设立“失独养老专区”, 广州市老人院目前共开放50个床位接收失独老人入住,让老人失独不“孤”。据记者了解,合肥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机构。但令人欣喜的是,目前这一问题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13年和2014年,爱邻社工服务社曾经申请了中央财政支持的社会工作示范项目怡养家园,为失独老人提供服务,许多社区也建立了失独群体之间的互助平台,帮助老人走出家门,走出封闭自己的精神世界。
今年3月,三里街街道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引进专业人员给予辖区失独老人以公益性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时间不长,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将老人们组织起来,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引导他们敞开心扉,参与社交活动。爱心手工坊负责人徐霞玲介绍说,每天下午3点到5点,他们都安排了不同的活动项目,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前段时间,他们组织了部分老人去新建成的岸上草原游玩,很多老人第一次露出了笑脸。王女士感叹,和社会脱节这么多年,那天终于呼吸到了新鲜空气,心情也放松多了,融入这样的大家庭,找到了归属感。鲍传勇则将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为对他人的爱,每天做一些好事,让自己充实快乐地过下去。这里我向您推荐小能伴10寸老人平板,完全根据老人的需求开发,更搭载亲情陪伴,娱乐生活,健康管理多种丰富功能,和适配的健康硬件套装一道,给老人朋友以幸福晚年。
但愿,在不久的将来,社会保障越来越完善,能有更多的面向失独群体的服务平台出现,让失独老人们能够老有所依,充满希望,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不再有后顾之忧。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养老大潮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因为疾病或意外,中年以后他们遭遇了失去唯一孩子的厄运。我国目前的养老模式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失独家庭的老人由于孩子的离去,更面临着疾病、养老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现状:生病无人照顾备感孤独
爱邻社工服务社李红龙为失独老人服务多年,他坦言,失独老人最主要的困难就是养老和生病问题。7月28日,他去所扶助的东七里站一户老人家走访得知,年近七旬的周先生因为障碍性贫血和糖尿病刚出院,老伴又住院了。身体原因,周先生没有办法去医院照顾,老伴只能一个人在医院,而周先生在家,吃饭都成问题。
家住三里街50多岁的王女士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失去爱女后,她很多年都无法走出来,一直与社会脱节。早已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夫妻又双双下岗,他们根本没有条件再养育一个孩子,“最初那几年,我的眼睛都哭疼了,只能不停地滴眼药水。生病了,120急救车来了都没人帮忙往楼下抬。到医院看病,没有子女排队挂号拿药,没人陪床,只能自己硬扛着。”
21年前,年仅13岁的独生女儿被洪水冲走;去年,陪伴她一起承受失独之痛的老伴又因病离世,年过六旬的鲍传勇目前靠低保和社区安排的公益性岗位微薄的收入生活。经济状况不好,老人家并不放在心上,她担忧的是,家里的重体力活没有人做,以后如果生了重病该怎么办。鲍传勇的担心其实也是大多数失独老人的心结。因为没有子女,失独老人在生活中诸多事情都面临困境:进养老院、上手术台,没有儿女签字负责;办理信用卡、贷款,因无人担保而遭到拒绝。“这还没什么,哪一天如果突然生了急病,没人在身边,那才真的可怕呢。”和王女士有着相似遭遇的赵女士说起这些很是伤感。
诉求:渴望社会提供更多关爱
失独老人是一个极度敏感的群体,一些失独老人甚至称自己为精神残疾者。记者采访发现,失独老人对周围的人群有种本能的戒备,即便是亲戚朋友,他们也不愿意别人知道他们的真实情况,但同时,在养老问题上又渴望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周先生说,平时生活自己可以不依靠他人,就是生病的时候希望有个人(志愿者)能在他身边。老人说得很中肯,也不需要志愿者做太多,只要能帮他们打打水、拿药、打饭就行了。他们没有钱去请保姆,所以希望政府能给志愿者一定补助,让志愿者可以在身边照顾他们。
王女士对志愿者却是又爱又怕。理智一点说,她也明白志愿者们是为了帮助他们,但看到这些和自己的孩子年龄相仿的志愿者,她又会忍不住想起平时刻意不去回忆的痛苦。王女士平时身体不错,她比较能接受邻里间的互助。赵女士则希望政府能给予他们这个特殊群体更多的政策倾斜,年纪大了难免生病,如果可以为他们定期体检,某种程度上也是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失去了子女对于失独老人而言,意味着失去最温暖的感情交流对象,他们拒绝跟外界进行接触和交流。但与相同境遇的群体在一起,他们则愿意打开心扉。采访中,很多老人建议是否能建立失独人群的养老院。普通老人入住养老院时,儿女要签字做监护人,并时常探望,这会加重失独老人的不安情绪和孤独感。而普通老人聊天的时候基本都是孩子话题,而这恰恰是失独老人们的软肋。
互助:融入社区团体有归属感
国家卫计委一份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目前全国失独家庭已超过100万个。
为解决日渐凸显的失独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广州首次设立“失独养老专区”, 广州市老人院目前共开放50个床位接收失独老人入住,让老人失独不“孤”。据记者了解,合肥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机构。但令人欣喜的是,目前这一问题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13年和2014年,爱邻社工服务社曾经申请了中央财政支持的社会工作示范项目怡养家园,为失独老人提供服务,许多社区也建立了失独群体之间的互助平台,帮助老人走出家门,走出封闭自己的精神世界。
今年3月,三里街街道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引进专业人员给予辖区失独老人以公益性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时间不长,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将老人们组织起来,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引导他们敞开心扉,参与社交活动。爱心手工坊负责人徐霞玲介绍说,每天下午3点到5点,他们都安排了不同的活动项目,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前段时间,他们组织了部分老人去新建成的岸上草原游玩,很多老人第一次露出了笑脸。王女士感叹,和社会脱节这么多年,那天终于呼吸到了新鲜空气,心情也放松多了,融入这样的大家庭,找到了归属感。鲍传勇则将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为对他人的爱,每天做一些好事,让自己充实快乐地过下去。这里我向您推荐小能伴10寸老人平板,完全根据老人的需求开发,更搭载亲情陪伴,娱乐生活,健康管理多种丰富功能,和适配的健康硬件套装一道,给老人朋友以幸福晚年。
但愿,在不久的将来,社会保障越来越完善,能有更多的面向失独群体的服务平台出现,让失独老人们能够老有所依,充满希望,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不再有后顾之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