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番禺怎么读
读作:guǎng dōng pān yú。
广的声母为g,韵母为ang,声调为三声;东的声母为d,韵母为ong,声调为一声;番的声母为p,韵母为an,声调为一声;禺的声母为y,韵母为u,声调为二声。
番禺区,广东省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州中南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位置,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相望,南滨南沙区,西邻南海区、顺德区,北接海珠区、黄埔区,全区总面积529.94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街道、5个镇。
扩展资料
番禺建制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废广州府,番禺属广东省粤海道。民国七年(1918年),广州设市政公所。民国十年(1921年),广州正式设市,番禺县府仍居广州市内。
1949年10月,番禺解放,县治隶属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方军事管制委员会;1950年3月至1952年11月,隶属珠江地区专员公署;1952年12月至1956年1月,隶属粤中行政公署;1956年2月起,隶属佛山地区专员公署。1958年12月15日至1959年6月10日,番禺、顺德合并为番顺县,县治设大良镇。恢复两县各置后,番禺县府沿设市桥镇;1975年1月至1992年5月,番禺县隶属广州市。
1992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番禺县,设立番禺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番禺县的行政区域为番禺市的行政区域。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委托广州市人民政府代管番禺市,市人民政府设在市桥镇。
2000年5月21日,国务院同意撤销县级番禺市,设立广州市番禺区,以原县级番禺市的行政区域为番禺区的行政区域。
番【pān】禺【yú】区【qū】
番禺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位于穗港澳的地理中心位置,北与广州市海珠区相接,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相望,西与佛山市南海区和顺德区、中山市相邻,南滨珠江口,与南沙区接壤,地理位置优越。全区总面积529.94平方公里,辖6个镇、10个街道,有177个行政村、84个社区居委会,全区户籍人口80.6万人,登记在册外来人口113万人。
番禺始建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有2200多年的历史,农业颇具特色,工商业发达,为历代的通商口岸,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岭南文化、广东音乐的发源地之一;文教鼎盛,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2014年番禺区位列中国百强区第9名。
【番禺区地图】
如下:(普通话拼音读法)
广(guǎng)东(dōng)番(fān)禺(yú)
拼音:是汉字读音的一种注音方法,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
番作地方的时候读 pan
不是fan
读作:guǎng dōng pān yú 。
番禺区,属于广东省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州中南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位置,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相望,南滨南沙区,西邻南海区、顺德区,北接海珠区、黄埔区,全区总面积529.94平方公里。
番禺区境内地势平坦,地势由北、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主要是50米以下的低丘,南部是连片的三角洲平原。市桥至莲花山公路以北为市桥台地,以南为冲积平原。台地久经侵蚀,风化层厚,以低丘岗地为主,最高峰为大夫山(海拔226.6米)。全境约略为“一山三水六平原”。
扩展资料:
番禺历史:
秦始皇统一岭南,设南海、桂林、象三个郡,其中南海郡的首府就是番禺。建城之初,番禺境域广阔,几乎涵盖了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全域,香港、九龙、新界、澳门、深圳、珠海、佛山、中山等地都属于番禺范围。
三国时期,东吴把交州分为交、广二州,广州由此得名,番禺为广州州治,所以历史上先有番禺后有广州。随着历史演变发展,虽然一些城市逐步从番禺释出,但近现代的番禺地域一直占据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位置。
历经行政区划沿革调整(1992年,番禺撤县设市;2000年,番禺撤市设区;2005年,原番禺区分设番禺、南沙两区,番禺的南沙街道和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等区域划归南沙区管辖;2012年,东涌、榄核、大岗三镇划归南沙区管辖)。
参考资料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禺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