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主卧室出现很多像芝麻一样大小的黑虫子,不怎么动也不会飞,圆圆
学名为蠹虫,成虫体长3.5~4.5毫米,椭圆形,全体黑褐或黑色,具光泽密布刻点和灰黄色茸毛。头部半球形,黑褐色,额中央有一纵隆线;复眼卵圆形、黑色;触角黄褐色,端部膨大呈锤状。
蠹虫终生潜藏于树干中,繁殖量不计其数,只有羽化后短暂的飞离树身,另筑坑道入侵新寄主,危害时间长久而且严重。中国北方小蠹虫多一年两代,高温年份可出现2年3代或1年2代。北方小蠹虫多喜干旱,因此高温少雨更能够引起小蠹虫的大量暴发,尤其在针叶林区,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扩展资料:
蠹虫遍布我国南北各省区,危害马尾松、赤松、华山松、油松、樟子松、黑松等。以成虫和幼虫蛀害松树嫩梢、枝干或伐倒木。凡被害梢头,易被风吹折断。该虫在广州白云山景区危害马尾松甚烈。
蠹虫每年繁殖1代,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南北方各异。在南方,成虫在被害枝梢内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离开越冬处,侵入松枝梢头髓部补充营养。
参考资料来源:
学名为蠹虫,每年繁殖1代,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南北方各异。在南方,成虫在被害枝梢内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离开越冬处,侵入松枝梢头髓部补充营养,以后在健康的树梢、衰弱树或新伐倒的树木上筑坑、交配、产卵。
在杭州观察,卵于4月中旬孵化,幼虫孵出后即行蛀食为害,形成坑道,坑道为单纵坑,在树皮下层,微触及边材,坑道长一般为5~6厘米,子坑道在母坑道两侧,与母坑道垂直,长而弯曲,通常10~15条。幼虫期约1个月。
种群分布
蠹虫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国内淮河以南各省区均有发生。多发生在枝干或伐倒木、仓储粮仓、、器材库,危害稻谷、薯干及竹木器材等。蠹虫遍布我国南北各省区,危害马尾松、赤松、华山松、油松、樟子松、黑松等。
以成虫和幼虫蛀害松树嫩梢、枝干或伐倒木。凡被害梢头,易被风吹折断。该虫在广州白云山景区危害马尾松甚烈。5月中旬化蛹,蛹室位于子坑道的末端。5月下旬到6月上旬出现新成虫,再侵入新梢进行补充营养。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蠹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