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研究报告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结题报告
唐山市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 课题名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负责人: 彭志英 所在单位:迁西县罗屯镇东寨小学
结题报告
关键词 学生 培养 阅读能力 习惯 兴趣 技巧
结题报告
摘要
本次结题报告从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的界定以及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理论依据几个方面阐述了在农村小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对研究对象阅读能力的调查问卷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本次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在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方面:不仅优化了语文课堂模式,而且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学生方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了阅读兴趣,教给了阅读的技巧,找到了适合农村学生的阅读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进步、有了提升。在提高了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拿到一篇文章总是囫囵吞枣地读,不去思索;还有很多学生依赖于老师课堂上的讲解与分析,学完课文甚至读得结结巴巴。农村的学生,考试最怕做的就是阅读题,每次做试卷的分析时,我总是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这一块的失分率是较高的。
究其原因:
1、是由于学生的阅读量少。
2、阅读的目的不明确。
3、没有主动深入地去读文章。
4、阅读方法不对等。
为了避免学生被动地去完成阅读任务,毫无自主学习的动力,最终导致学生死读书,我提出“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课题。让农村孩子在阅读中,学会主动去获取知识,增长见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人,能积极地、自觉地参与阅读过程,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会使人受益一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阅读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培养阅读兴趣,扩大词汇量。本课题就是要求语文老师,更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百科名片》对“自主阅读”解释为“自己根据自己的爱好积极地选择要阅读的篇目。”我们这里谈的“阅读”指一种独立的、进行批评性思考、做出决定并能实施独立行为的能力。它包括阅读兴趣、阅读内容、阅读感悟、阅读鉴赏等方面的内容。
研究的意义:
1、通过本研究,让语文老师从理论上理解阅读的含义、在课堂中渗透阅读方法、途径等,找出适合农村学生的阅读方法。
2、通过本研究,总结出一些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操作性较强的方式、方法。
3、通过本研究,提高学生自主参与阅读的能力,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帮助教师创造性地研究和使用教材,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让小学生在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保持“乐阅读、主动阅读、创造性地阅读、持续发展地阅读”,形成一种自身的能力,并保持这种健康良好的阅读状态。
1. 阅读兴趣的培养
2. 阅读习惯的训练
包括: 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阅读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3.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培养。
4、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适合本班学生的阅读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高年级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分析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实际现状。
实施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个案研究,对学生的阅读现状、尤其是自主阅读的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分析自主阅读能力培养以来教学实效、学生评价、教师感想以及各个方面的要求和建议。探索提高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困惑和困难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2、研究小学生自主阅读的心理需求及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3、探究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理论探索法
2.问卷调查法:通过观察、、测试等手段对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能力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3.个案研究法:有选择地收集一些有典型的案例,围绕研究主题进行研讨。捕捉研究中的亮点,即时予以记录。
(五)、课题研究步骤及过程
1、准备阶段(2015年3月—5月):
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语文阅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和对家长的问卷调查和分析,确定符合本校学生的课题,研究制定课题方案,填写申报书。
2、实施、研究阶段(2015年6月—2016年6月):
(1)2015年6月,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加强阅读方面的理论学习,并运用到教学中,各班创建图书角,建立班级小书柜。同时进行四年级的阅读金点子交流。
(2)2015年9月,各老师根据所带班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到学生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具体的阅读计划、方案(包括:阅读情感,阅读习惯,阅读方式方法等)开展读书活动主题班会。把“书香飘校园”活动落到实处。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
(3)2015年10月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探究可行的解决方法。尤其是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方面。
(4)2015年11月主要是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如:韩文学老师的阅读指导课《如何写读书笔记》
(5)2015年12月向学生推荐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课外阅读材料的同时,引领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进行广泛阅读。大幅度提高课外阅读量。同时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如:大学区的中华经典诵读,四、五、六年级的读书小报,学生的优秀作文展。阅读展示课《苏珊的帽子》
(5)2016年元月各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读书总结活动,比如:故事会、讲故事、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持久性。课题组成员针对本学期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探讨。
3、总结阶段(2016年7月—2016年8月)
(1)进行课题研究成效总结分析。
(2)系统地整理资料,撰写论文、教育叙事故事。
(3)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课题总结、鉴定、验收等。
4、撰写结题报告。(2016年9月)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一)、隐形成果
1、学生方面:
(1)学生兴趣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针对农村小学学生的阅读现状,课题研究刚开始的时候,都是老师给学生布置阅读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教师每天检查,督促学生去阅读,经过一段时间家校的配合,学生的阅读习惯基本养成,每天都能自主去阅读,从不愿意读书到我要读书,态度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阅读的书籍也变得丰富多样,识字量,阅读量有了质的飞越。
(2)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有了一套科学的阅读方法、技巧。
通过问卷调查,各老师发现了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从这些问题中,发现要提高阅读的能力,方法最关键。各位课题组的老师通过查找资料,结合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识字量,制订了本班的阅读计划,把阅读方法的指导渗透在教学中,并有独立的阅读课,教会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如何去阅读各类的文章,学生在反复的阅读实践中,逐步摸索,掌握了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阅读能力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3)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带动作文水平的提升。
学生以前最怕的就是作文和口语交际,尤其是三年级的学生初次有作文课,学生往往不知道该些什么,如何去写。在开展了“我爱读书、我要读书”的活动中,学生积极阅读,课堂的参与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口头表达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多样性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在通过要求写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好段落,学生的语言有了一定的积累,带动了作文水平的提升。
(4)语文成绩的稳步提高。
课题研究转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语文成绩呈上身趋势。
(5)阅读带动行为,学生更加知礼仪、懂感恩。
书籍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迷茫的双眼;书籍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懵懂的心灵。阅读可以明理,阅读可以开拓视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重要的是从读书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学生从书中知道了礼仪,懂得了感恩,明白了互助。班级中同学们之间打架、骂人的现象越来越少了,互帮互助的风气已然形成。这是意外的收获。
2、教师方面
(1)、教学理念的转变。
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我从理论上对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增强了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实践性,转变了教学理念,从做好一个授课型的老师转变成一个研究型的老师。
(2)、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操作,我初步摸索出一套关于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渗透阅读方法和技巧,解决了学生阅读中存在的困惑,有效的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带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数和质量明显提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的作文水平和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语文成绩呈上升趋势。
(3)、促进了学校的教研工作。
通过课题研究不仅促进了我教学理念的转变,使课堂教学的面貌大为改观。而且经常与同事的交流,带动了学校的教研工作,给学校教研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使学校的教研面貌焕然一新。
(二)、显性成果:
1、学生方面:
(1)、中华经典诵读中才华的精彩呈现。
为了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长久保持阅读的新鲜感和激情,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时时感觉到阅读的魅力,学生在参加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广大博深,增强了自信。学校的朗诵《中华少年》获得镇教育办学生组的一等奖,获得县中华经典诵读二等奖。
(2)、优秀读书笔记的展示。
本着“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原则,让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同时通过对优秀读书笔记的展示,帮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争胜心,在我校涌现了不少优秀的读书笔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稳步提高。
(3)、优秀作文投稿。
学生的优秀作文被推荐到各类的作文大赛中,其中刘佳杰、周文颖两位同学在书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王欣、魏亚杰两位同学的作文获得了三等奖。
(4)、读书小报的制作。
为了保持学生读书的热情,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最显著的就是四、五年级读书小报的制作,小报的内容丰富,有读书感悟、读书名言、优秀文章等。同时,优秀的作品在全校展览,既树立了榜样,表扬了优秀学生,又激发了其他同学的争胜心。
2教师方面
(1)初步形成了适合我校学生阅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
(2)在教研组的活动中,我通过多种途径亮出自己课题研究的成果,多次开设课题研究课,“立靶子,树典型”,不怕犯错,大胆实践,请同仁们批评指正,以促进课题研究的开展。我的三节语文课分别以公开课的形式,在教研组内交流、研讨。我讲授的《灯祭》在县优质课评比中,受到了同行们的好评。
(3)课题研究离不开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对自己的教学有更深层次的领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每次的研究课活动后,我都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得失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将这种反思用教学后记、教学感悟等一些有效方式记录下来,及时进行搜集和整理,形成教育教学论文。一年多来,我听课后、上课后的反思撰写了十多篇;编制教学课例、案例三个;教育故事三篇;撰写教学论文两篇。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如下的问题:
1、阅读的依赖性。学生读书开始只是为了应付老师,没有形成习惯。更谈不上兴趣,读书不认真,敷衍。
2、教给了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多数学生还是依照自己的方式去阅读,对老师的好办法置之不理。
3、阅读的肤浅性。对于读书笔记,学生摘抄的多,感悟的少。小部分学生只读不写,读起来也走马观花,粗略阅读,起不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对于摘抄的好词好句,只是摘抄下来就完事了,不会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4、阅读的单一性、片面性。对于书籍的阅读,内容没有选择性,没有目的性,不知道自己该读什么样的书,不知道读什么样的书好,只是读自己喜欢的漫画书或者一些侦探书、武打小说,书的类型过于单一,对于文学书籍和有教育意义的书读之甚少,造成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5、缺乏交流,缺乏探讨。学生读书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各读各的书,对书的内容不交流,不探讨。不仅不和家长交流也不和同学交流。
6、读书没有持久性。有的学生对于读书,刚开始特别的有新鲜感,过了一段时间,课外书籍就扔到了一边,看也不看一眼。
对于在阅读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如下的应对措施:
1、有计划的阅读。各老师针对本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生的自身情况,制订了本班的阅读计划,同时创建了班级图书角,定期开放学校图书馆。在开始阶段由老师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当学生爱上了阅读,再有学生自己选择阅读。
2、阅读时间巧安排。各班每周都有阅读课。在课上,老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科学阅读。每天早、午饭后有定时阅读时间。双周周四下午学校的图书馆向学生开放。
3、阅读的持久性。为了让学生长久保持阅读的新鲜感和激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时时感觉到阅读的魅力。比如:阅读心得交流,读书手抄报,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读书征文等。
4、书籍的选择。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书籍,让学生阅读,避免读书的盲目性,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5、阅读方法的指导。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并有专门的阅读指导课,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同时,让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让学生借鉴,互相促进。
6、阅读方式的选择。阅读的单一性也是学生阅读兴趣缺失的原因之一。因此在阅读方式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读,在读中交流、探讨;可以采取亲子读,让父母和学生一起读,在读中感受家的温馨;可以采取自荐读,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好书,鼓励其他学生读……让学生时常感到耳目一新,天天有新奇,天天有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怎样阅读各类文章
2、小学语文阅读技巧
3、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5、语文实践活动
6、我的课外阅读教学
唐山市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 课题名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负责人: 彭志英 所在单位:迁西县罗屯镇东寨小学
结题报告
关键词 学生 培养 阅读能力 习惯 兴趣 技巧
结题报告
摘要
本次结题报告从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的界定以及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理论依据几个方面阐述了在农村小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对研究对象阅读能力的调查问卷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本次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在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方面:不仅优化了语文课堂模式,而且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学生方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了阅读兴趣,教给了阅读的技巧,找到了适合农村学生的阅读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进步、有了提升。在提高了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拿到一篇文章总是囫囵吞枣地读,不去思索;还有很多学生依赖于老师课堂上的讲解与分析,学完课文甚至读得结结巴巴。农村的学生,考试最怕做的就是阅读题,每次做试卷的分析时,我总是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这一块的失分率是较高的。
究其原因:
1、是由于学生的阅读量少。
2、阅读的目的不明确。
3、没有主动深入地去读文章。
4、阅读方法不对等。
为了避免学生被动地去完成阅读任务,毫无自主学习的动力,最终导致学生死读书,我提出“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课题。让农村孩子在阅读中,学会主动去获取知识,增长见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人,能积极地、自觉地参与阅读过程,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会使人受益一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阅读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培养阅读兴趣,扩大词汇量。本课题就是要求语文老师,更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百科名片》对“自主阅读”解释为“自己根据自己的爱好积极地选择要阅读的篇目。”我们这里谈的“阅读”指一种独立的、进行批评性思考、做出决定并能实施独立行为的能力。它包括阅读兴趣、阅读内容、阅读感悟、阅读鉴赏等方面的内容。
研究的意义:
1、通过本研究,让语文老师从理论上理解阅读的含义、在课堂中渗透阅读方法、途径等,找出适合农村学生的阅读方法。
2、通过本研究,总结出一些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操作性较强的方式、方法。
3、通过本研究,提高学生自主参与阅读的能力,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帮助教师创造性地研究和使用教材,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让小学生在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保持“乐阅读、主动阅读、创造性地阅读、持续发展地阅读”,形成一种自身的能力,并保持这种健康良好的阅读状态。
1. 阅读兴趣的培养
2. 阅读习惯的训练
包括: 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阅读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3.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培养。
4、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适合本班学生的阅读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高年级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分析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实际现状。
实施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个案研究,对学生的阅读现状、尤其是自主阅读的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分析自主阅读能力培养以来教学实效、学生评价、教师感想以及各个方面的要求和建议。探索提高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困惑和困难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2、研究小学生自主阅读的心理需求及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3、探究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理论探索法
2.问卷调查法:通过观察、、测试等手段对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能力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3.个案研究法:有选择地收集一些有典型的案例,围绕研究主题进行研讨。捕捉研究中的亮点,即时予以记录。
(五)、课题研究步骤及过程
1、准备阶段(2015年3月—5月):
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语文阅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和对家长的问卷调查和分析,确定符合本校学生的课题,研究制定课题方案,填写申报书。
2、实施、研究阶段(2015年6月—2016年6月):
(1)2015年6月,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加强阅读方面的理论学习,并运用到教学中,各班创建图书角,建立班级小书柜。同时进行四年级的阅读金点子交流。
(2)2015年9月,各老师根据所带班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到学生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具体的阅读计划、方案(包括:阅读情感,阅读习惯,阅读方式方法等)开展读书活动主题班会。把“书香飘校园”活动落到实处。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
(3)2015年10月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探究可行的解决方法。尤其是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方面。
(4)2015年11月主要是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如:韩文学老师的阅读指导课《如何写读书笔记》
(5)2015年12月向学生推荐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课外阅读材料的同时,引领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进行广泛阅读。大幅度提高课外阅读量。同时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如:大学区的中华经典诵读,四、五、六年级的读书小报,学生的优秀作文展。阅读展示课《苏珊的帽子》
(5)2016年元月各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读书总结活动,比如:故事会、讲故事、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持久性。课题组成员针对本学期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探讨。
3、总结阶段(2016年7月—2016年8月)
(1)进行课题研究成效总结分析。
(2)系统地整理资料,撰写论文、教育叙事故事。
(3)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课题总结、鉴定、验收等。
4、撰写结题报告。(2016年9月)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一)、隐形成果
1、学生方面:
(1)学生兴趣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针对农村小学学生的阅读现状,课题研究刚开始的时候,都是老师给学生布置阅读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教师每天检查,督促学生去阅读,经过一段时间家校的配合,学生的阅读习惯基本养成,每天都能自主去阅读,从不愿意读书到我要读书,态度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阅读的书籍也变得丰富多样,识字量,阅读量有了质的飞越。
(2)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有了一套科学的阅读方法、技巧。
通过问卷调查,各老师发现了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从这些问题中,发现要提高阅读的能力,方法最关键。各位课题组的老师通过查找资料,结合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识字量,制订了本班的阅读计划,把阅读方法的指导渗透在教学中,并有独立的阅读课,教会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如何去阅读各类的文章,学生在反复的阅读实践中,逐步摸索,掌握了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阅读能力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3)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带动作文水平的提升。
学生以前最怕的就是作文和口语交际,尤其是三年级的学生初次有作文课,学生往往不知道该些什么,如何去写。在开展了“我爱读书、我要读书”的活动中,学生积极阅读,课堂的参与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口头表达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多样性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在通过要求写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好段落,学生的语言有了一定的积累,带动了作文水平的提升。
(4)语文成绩的稳步提高。
课题研究转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语文成绩呈上身趋势。
(5)阅读带动行为,学生更加知礼仪、懂感恩。
书籍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迷茫的双眼;书籍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懵懂的心灵。阅读可以明理,阅读可以开拓视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重要的是从读书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学生从书中知道了礼仪,懂得了感恩,明白了互助。班级中同学们之间打架、骂人的现象越来越少了,互帮互助的风气已然形成。这是意外的收获。
2、教师方面
(1)、教学理念的转变。
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我从理论上对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增强了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实践性,转变了教学理念,从做好一个授课型的老师转变成一个研究型的老师。
(2)、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操作,我初步摸索出一套关于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渗透阅读方法和技巧,解决了学生阅读中存在的困惑,有效的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带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数和质量明显提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的作文水平和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语文成绩呈上升趋势。
(3)、促进了学校的教研工作。
通过课题研究不仅促进了我教学理念的转变,使课堂教学的面貌大为改观。而且经常与同事的交流,带动了学校的教研工作,给学校教研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使学校的教研面貌焕然一新。
(二)、显性成果:
1、学生方面:
(1)、中华经典诵读中才华的精彩呈现。
为了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长久保持阅读的新鲜感和激情,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时时感觉到阅读的魅力,学生在参加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广大博深,增强了自信。学校的朗诵《中华少年》获得镇教育办学生组的一等奖,获得县中华经典诵读二等奖。
(2)、优秀读书笔记的展示。
本着“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原则,让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同时通过对优秀读书笔记的展示,帮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争胜心,在我校涌现了不少优秀的读书笔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稳步提高。
(3)、优秀作文投稿。
学生的优秀作文被推荐到各类的作文大赛中,其中刘佳杰、周文颖两位同学在书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王欣、魏亚杰两位同学的作文获得了三等奖。
(4)、读书小报的制作。
为了保持学生读书的热情,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最显著的就是四、五年级读书小报的制作,小报的内容丰富,有读书感悟、读书名言、优秀文章等。同时,优秀的作品在全校展览,既树立了榜样,表扬了优秀学生,又激发了其他同学的争胜心。
2教师方面
(1)初步形成了适合我校学生阅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
(2)在教研组的活动中,我通过多种途径亮出自己课题研究的成果,多次开设课题研究课,“立靶子,树典型”,不怕犯错,大胆实践,请同仁们批评指正,以促进课题研究的开展。我的三节语文课分别以公开课的形式,在教研组内交流、研讨。我讲授的《灯祭》在县优质课评比中,受到了同行们的好评。
(3)课题研究离不开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对自己的教学有更深层次的领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每次的研究课活动后,我都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得失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将这种反思用教学后记、教学感悟等一些有效方式记录下来,及时进行搜集和整理,形成教育教学论文。一年多来,我听课后、上课后的反思撰写了十多篇;编制教学课例、案例三个;教育故事三篇;撰写教学论文两篇。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如下的问题:
1、阅读的依赖性。学生读书开始只是为了应付老师,没有形成习惯。更谈不上兴趣,读书不认真,敷衍。
2、教给了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多数学生还是依照自己的方式去阅读,对老师的好办法置之不理。
3、阅读的肤浅性。对于读书笔记,学生摘抄的多,感悟的少。小部分学生只读不写,读起来也走马观花,粗略阅读,起不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对于摘抄的好词好句,只是摘抄下来就完事了,不会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4、阅读的单一性、片面性。对于书籍的阅读,内容没有选择性,没有目的性,不知道自己该读什么样的书,不知道读什么样的书好,只是读自己喜欢的漫画书或者一些侦探书、武打小说,书的类型过于单一,对于文学书籍和有教育意义的书读之甚少,造成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5、缺乏交流,缺乏探讨。学生读书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各读各的书,对书的内容不交流,不探讨。不仅不和家长交流也不和同学交流。
6、读书没有持久性。有的学生对于读书,刚开始特别的有新鲜感,过了一段时间,课外书籍就扔到了一边,看也不看一眼。
对于在阅读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如下的应对措施:
1、有计划的阅读。各老师针对本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生的自身情况,制订了本班的阅读计划,同时创建了班级图书角,定期开放学校图书馆。在开始阶段由老师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当学生爱上了阅读,再有学生自己选择阅读。
2、阅读时间巧安排。各班每周都有阅读课。在课上,老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科学阅读。每天早、午饭后有定时阅读时间。双周周四下午学校的图书馆向学生开放。
3、阅读的持久性。为了让学生长久保持阅读的新鲜感和激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时时感觉到阅读的魅力。比如:阅读心得交流,读书手抄报,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读书征文等。
4、书籍的选择。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书籍,让学生阅读,避免读书的盲目性,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5、阅读方法的指导。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并有专门的阅读指导课,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同时,让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让学生借鉴,互相促进。
6、阅读方式的选择。阅读的单一性也是学生阅读兴趣缺失的原因之一。因此在阅读方式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读,在读中交流、探讨;可以采取亲子读,让父母和学生一起读,在读中感受家的温馨;可以采取自荐读,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好书,鼓励其他学生读……让学生时常感到耳目一新,天天有新奇,天天有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怎样阅读各类文章
2、小学语文阅读技巧
3、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5、语文实践活动
6、我的课外阅读教学
展开全部
一、共情:您认为孩子的阅读理解方面有些问题,并希望通过一些方法促进学习兴趣。
二、具体化:孩子的语文成绩怎么不好?你说的自觉性差、阅读有障碍主要是指?
三、探讨问题的成因,并具体分析:
a 分辨是否“读写困难”: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学习困难障碍,有先天性的成因,根据个体不同,症状程度也不同,常见的有语言、阅读、写作、拼字等方面的困难。这属于一种病变,而经常被误认为是孩子不够用心,不够努力。
解决:
(1)先具体了解家长说的阅读障碍是什么意思。如果有:阅读后不能理解内容;朗读不流畅,经常跳字丢字;逃避书写、书写困难等;听课效率很低、多动等,则有可能是读写障碍。建议带领孩子做专业的读写测评。
(2)如果确认为是读写障碍,则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调整。
(3)读写障碍是可以被调整的,要给予家长信息,多支持与鼓励孩子。
b 无读写障碍:如果没有读写障碍,可以在家里给孩子一些锻炼,培养阅读兴趣。如:
(1)家长要与孩子一起读书,平常在家庭中设置学习的环境,要让孩子喜欢上读书,家长也有一起读书,这样孩子自然会模仿家长的行为。
(2)将读书的乐趣分享给孩子,家长可以抽时间与孩子一起坐坐,经常和孩子聊聊最近自己在书上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或有收获的知识,也让孩子将读书心得分享给爸妈。
(3)设置悬念调动孩子乐趣,在给孩子读书时,可以不将结尾说出来,留个悬念,这样悬而未决感,就会促使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慢慢地孩子就会脱离父母,自己在去寻找想要看的书。
(4)运用故事梗概法,先把故事的大意将给孩子听,在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孩子先听了大概意思,对故事产生兴趣了,自然就会自己找书来看。并且在阅读完之后,家长可以请孩子将故事内容讲给自己听,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与复述能力。
二、具体化:孩子的语文成绩怎么不好?你说的自觉性差、阅读有障碍主要是指?
三、探讨问题的成因,并具体分析:
a 分辨是否“读写困难”: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学习困难障碍,有先天性的成因,根据个体不同,症状程度也不同,常见的有语言、阅读、写作、拼字等方面的困难。这属于一种病变,而经常被误认为是孩子不够用心,不够努力。
解决:
(1)先具体了解家长说的阅读障碍是什么意思。如果有:阅读后不能理解内容;朗读不流畅,经常跳字丢字;逃避书写、书写困难等;听课效率很低、多动等,则有可能是读写障碍。建议带领孩子做专业的读写测评。
(2)如果确认为是读写障碍,则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调整。
(3)读写障碍是可以被调整的,要给予家长信息,多支持与鼓励孩子。
b 无读写障碍:如果没有读写障碍,可以在家里给孩子一些锻炼,培养阅读兴趣。如:
(1)家长要与孩子一起读书,平常在家庭中设置学习的环境,要让孩子喜欢上读书,家长也有一起读书,这样孩子自然会模仿家长的行为。
(2)将读书的乐趣分享给孩子,家长可以抽时间与孩子一起坐坐,经常和孩子聊聊最近自己在书上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或有收获的知识,也让孩子将读书心得分享给爸妈。
(3)设置悬念调动孩子乐趣,在给孩子读书时,可以不将结尾说出来,留个悬念,这样悬而未决感,就会促使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慢慢地孩子就会脱离父母,自己在去寻找想要看的书。
(4)运用故事梗概法,先把故事的大意将给孩子听,在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孩子先听了大概意思,对故事产生兴趣了,自然就会自己找书来看。并且在阅读完之后,家长可以请孩子将故事内容讲给自己听,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与复述能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LvCWgG-gnepPtznySWMmFg
通过童话、寓言、儿歌等内容,力图从孩子发展领域所涉及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创造力、观察力、注意力等方面为孩子将来学好语文打基础。
希望这份文件可以帮助到您和您的孩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