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互改作文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把批改的标准和方法教给学生
要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作文评改的标准和方法,统一规范的评改符号。因此,在首次进行互评互改前,教师至少要用一课时的时间引导学生掌握评改作文的标准和方法,统一、规范评改符号,使学生在评改时有法可循,有规可依。
具体做法如下:教师在学生第一次作文后先通览全班学生的作文,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水平高和水平低的习作各一篇作精批细改,以备示范讲解。然后,借助多媒体把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投射到大屏幕上(或打印),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明确评改的具体要求,统一评改符号、方法和评分标准。最后教师用课件出示(或板书)自己的评改结果,供学生借鉴、参考,让学生心中有例,从而使互评互改进入正轨,为下一步进行分组互评互改奠定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领会作文评改的
“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一般要求”就是指任何一篇习作均须达到的常规性要求,即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标点、书写等方面的要求。具体来讲,就是看作文的中心是否明确,有无独到见解,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看材料是否能有效地表现中心,是否准确、典型、新颖,是否充实,形象是否丰满;看结构是否严谨、思路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行文是否流畅;看语言是否通顺流畅、准确得体、简洁有力、生动形象;看标点是否正确规范;看书写是否工整,字数是否达到要求。“特殊要求”则是就某一次习作训练侧重某一点、某一方面和某一阶段的特殊性要求。无论“一般要求”还是“特殊要求”都要引导学生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细则。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两种评语及写作要求。评语有旁评(眉批)和总评(总批)两种,旁评一般写在作文右侧评语栏中或写在文字顶端,它是用来指出作文的字、词、句、段,标点等局部的优缺点的符号及文字。总评写在作文的最后,是对学生的作文的优缺点做出整体评析。对评语的总体要求应是一语破的,切中要害,指出作文的长处和不足,特别是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要重点指出来,切忌做一些不着边际、泛泛而谈、无关作文痛痒的评语。这样经常性的指导学生实践,就能使学生逐步领悟、掌握评改作文的方法,并进一步掌握作文的规律。
二、作好示范作文修改指导
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虽拟订有一定的标准、要求,但若没有教师的示范,学生还是难以把握好批改的尺度,所以必要的示范是学生批改好作文的重要一步。教师应当有针对性的选取班里不同类型(好、中、差)的作文进行修改,利用投影仪做示范批改,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能轻松进入“教师”的角色。影响学生修改作文的主要因素是:“看不出文章的不足,不知怎样修改好”。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开始评改的阶段,需要教师示范指导。从学生作文中选择一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印发给学生,师生共同修改,让学生懂得修改一篇作文要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标点等方面入手,使用的符号应当合乎通例,评改的语言文字乃至书写都应合乎规范,要有旁批和总评,要指出主要优缺点,评出成绩。通过这种典型示范批改,让学生得到启发,多角度地思考文章的优劣得失,找到提高作文质量的途径。
三、互评互改
这是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实质阶段。在范改的基础上,全班大部分作文交由学生互评互改,各小组集体评改组内各人的习作,首先拿到作文的作为第一评改人,第一评改人对自已拿到的第一篇作文负全责。第一评改人评完后交第二评改人,以次类推,每篇作文由组内成员轮流评改一遍,并按集体评改的几个步骤评改作文。每篇作文限时
10 分钟完成,然后全组推选出本组范文,参加优秀作文交流。
一个人的作文经过几个人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他们在评改中思考、争论,看看有没有用错的标点,有没有写错别字,有没有使用不当的词语,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还要想想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内容是否具体,是不是有中心,有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或动笔加以修改,从而形成良好的评改氛围,使他们心灵得以自由地沟通,情感得以充分交流。这样不仅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的分析和纠错能力共同得到提高。所以,在引导学生推敲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同时,启发他们明辨是非,区分美丑,褒善贬恶,奋发向上,真正做到改文育人,完善学生主体人格,通过作文评改,学生对作文更有兴趣,更加充满热情。
四、改中辅导
学生互评互改过程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是在各组间巡回辅导。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评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另一方面随时发现并订正学生评改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典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学生在评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疑问等及时作以纠正和指导,并迅速通览每个小组推荐的优秀作文及评语,在学生互评互改结束时,简要地总结评价本次互评互改作文情况。
五、改后总评
互评互改后教师更不能万事大吉,而是把学生评改完的作文本收好,再做进一步批阅,在必要的地方再次修改,写上教师的评语,对互评互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补充、纠正,保证评改的质量。最后整理出这次写作及评改的情况,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以供下次写作及评改时借鉴。
这样评改作文,开始时教师的工作量并不比全批全改的工作量少,但这种“师生共评,以改促写”的评价方式极大的增加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并且扩大了学生的写作信息量,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素质的有效方式。实现由纯粹的教师评改到引导学生互评互改再到学生的自己评改的过渡,最终达到学生习作可以少改甚至不需要改的目的。
六、评改延伸
作文的评改对习作者而言,是来自教师和同学的信息反馈,是理清自己思想的一个过程。通过反馈的信息,习作者可以对今后的作文进行有效的调控。所以,互评互改应与学生的“再次作文”相结合。每个学生,在收到自己的作文后,都要根据同学互评互改的结论、教师评改的结论,对自己的作文重新修正、定稿并誊写清楚,到此本次作文训练才告完成。
经过几年的实践尝试,引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收效是明显的。它较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学生“写完作文了事”的不良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作文评改的全过程中来,让学生在评改他人作文、研习他人评改过程中,逐渐学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和师生的意见修改自己作文的主旨、材料、结构和语言等,让学生在“参与”中领悟,在“比照”中提高。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更应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作文评改的标准和方法,统一规范的评改符号。因此,在首次进行互评互改前,教师至少要用一课时的时间引导学生掌握评改作文的标准和方法,统一、规范评改符号,使学生在评改时有法可循,有规可依。
具体做法如下:教师在学生第一次作文后先通览全班学生的作文,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水平高和水平低的习作各一篇作精批细改,以备示范讲解。然后,借助多媒体把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投射到大屏幕上(或打印),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明确评改的具体要求,统一评改符号、方法和评分标准。最后教师用课件出示(或板书)自己的评改结果,供学生借鉴、参考,让学生心中有例,从而使互评互改进入正轨,为下一步进行分组互评互改奠定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领会作文评改的
“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一般要求”就是指任何一篇习作均须达到的常规性要求,即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标点、书写等方面的要求。具体来讲,就是看作文的中心是否明确,有无独到见解,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看材料是否能有效地表现中心,是否准确、典型、新颖,是否充实,形象是否丰满;看结构是否严谨、思路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行文是否流畅;看语言是否通顺流畅、准确得体、简洁有力、生动形象;看标点是否正确规范;看书写是否工整,字数是否达到要求。“特殊要求”则是就某一次习作训练侧重某一点、某一方面和某一阶段的特殊性要求。无论“一般要求”还是“特殊要求”都要引导学生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细则。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两种评语及写作要求。评语有旁评(眉批)和总评(总批)两种,旁评一般写在作文右侧评语栏中或写在文字顶端,它是用来指出作文的字、词、句、段,标点等局部的优缺点的符号及文字。总评写在作文的最后,是对学生的作文的优缺点做出整体评析。对评语的总体要求应是一语破的,切中要害,指出作文的长处和不足,特别是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要重点指出来,切忌做一些不着边际、泛泛而谈、无关作文痛痒的评语。这样经常性的指导学生实践,就能使学生逐步领悟、掌握评改作文的方法,并进一步掌握作文的规律。
二、作好示范作文修改指导
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虽拟订有一定的标准、要求,但若没有教师的示范,学生还是难以把握好批改的尺度,所以必要的示范是学生批改好作文的重要一步。教师应当有针对性的选取班里不同类型(好、中、差)的作文进行修改,利用投影仪做示范批改,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能轻松进入“教师”的角色。影响学生修改作文的主要因素是:“看不出文章的不足,不知怎样修改好”。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开始评改的阶段,需要教师示范指导。从学生作文中选择一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印发给学生,师生共同修改,让学生懂得修改一篇作文要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标点等方面入手,使用的符号应当合乎通例,评改的语言文字乃至书写都应合乎规范,要有旁批和总评,要指出主要优缺点,评出成绩。通过这种典型示范批改,让学生得到启发,多角度地思考文章的优劣得失,找到提高作文质量的途径。
三、互评互改
这是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实质阶段。在范改的基础上,全班大部分作文交由学生互评互改,各小组集体评改组内各人的习作,首先拿到作文的作为第一评改人,第一评改人对自已拿到的第一篇作文负全责。第一评改人评完后交第二评改人,以次类推,每篇作文由组内成员轮流评改一遍,并按集体评改的几个步骤评改作文。每篇作文限时
10 分钟完成,然后全组推选出本组范文,参加优秀作文交流。
一个人的作文经过几个人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他们在评改中思考、争论,看看有没有用错的标点,有没有写错别字,有没有使用不当的词语,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还要想想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内容是否具体,是不是有中心,有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或动笔加以修改,从而形成良好的评改氛围,使他们心灵得以自由地沟通,情感得以充分交流。这样不仅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的分析和纠错能力共同得到提高。所以,在引导学生推敲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同时,启发他们明辨是非,区分美丑,褒善贬恶,奋发向上,真正做到改文育人,完善学生主体人格,通过作文评改,学生对作文更有兴趣,更加充满热情。
四、改中辅导
学生互评互改过程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是在各组间巡回辅导。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评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另一方面随时发现并订正学生评改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典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学生在评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疑问等及时作以纠正和指导,并迅速通览每个小组推荐的优秀作文及评语,在学生互评互改结束时,简要地总结评价本次互评互改作文情况。
五、改后总评
互评互改后教师更不能万事大吉,而是把学生评改完的作文本收好,再做进一步批阅,在必要的地方再次修改,写上教师的评语,对互评互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补充、纠正,保证评改的质量。最后整理出这次写作及评改的情况,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以供下次写作及评改时借鉴。
这样评改作文,开始时教师的工作量并不比全批全改的工作量少,但这种“师生共评,以改促写”的评价方式极大的增加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并且扩大了学生的写作信息量,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素质的有效方式。实现由纯粹的教师评改到引导学生互评互改再到学生的自己评改的过渡,最终达到学生习作可以少改甚至不需要改的目的。
六、评改延伸
作文的评改对习作者而言,是来自教师和同学的信息反馈,是理清自己思想的一个过程。通过反馈的信息,习作者可以对今后的作文进行有效的调控。所以,互评互改应与学生的“再次作文”相结合。每个学生,在收到自己的作文后,都要根据同学互评互改的结论、教师评改的结论,对自己的作文重新修正、定稿并誊写清楚,到此本次作文训练才告完成。
经过几年的实践尝试,引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收效是明显的。它较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学生“写完作文了事”的不良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作文评改的全过程中来,让学生在评改他人作文、研习他人评改过程中,逐渐学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和师生的意见修改自己作文的主旨、材料、结构和语言等,让学生在“参与”中领悟,在“比照”中提高。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更应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