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 <stdio.h>
int isPrime(int);
int main() {
int n;
for (n = 4; n <= 100; n += 2) {
int i;
for (i = 2; i <= n / 2; i++)
if (isPrime(i) && isPrime(n - i)) {
printf("%d = %d + %d\n", n, i, n - i);
break;return 0;}
int isPrime(int n) {int i;if (n < 2)return 0;if (n == 2)
return 1;
else
for (i = 2; i * i <= n; i++)
if (n % i == 0)
return 0;
return 1;
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把命题"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