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教育学生》

作文《如何教育学生》... 作文《如何教育学生》 展开
 我来答
dajiang983
2018-02-08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dajiang983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41377 获赞数:31751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走入了误区,不少“恨铁不成钢”的教师和“望子成龙”的父母心目中“好学生”、“好孩子”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注重了智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或者,只注重了某些较高精神境界的教育,却忽视了做人基本素质的教育。我认为,这其中的”学会做人“应该是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地方,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学生无论将来成就大小,他首先必须是一个“人”,也就是说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因此,“学会做人”教育应该成为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
德育渗透并不是急功近利的,它需要长期积累,潜移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师德、情操、教学素质、能力及人格魅力等隐形教育的影响,是保证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有良好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过硬的教学本领和基本功,才能使教书育人达到最佳的统一,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用心走进学生心灵,以智取人。
一、生活上的关心,使学生体会到爱心。
俗话说:“话是开心斧,情到自然开。”学生处于发展阶段,极渴望自己能作为被关心的对象,又加之许多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教师在生活上的关心无疑是雪中送炭,当天气变冷时,及时督促学生加衣服,了解学生的状况,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学生能体会到教师的温暖,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因为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教师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赋予,他们体会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有一席之地,教师的关心使他们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生活上的关心、物质上的帮助,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你一句问寒问冷的话语就如一股暖流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爱如清风,如阳光,给学生带来和谐、温暖。
二、辅导上的耐心,使学生树立信心。
学生在校,以学为主,他们的主要活动是学习,主要精力也应放在学习上,但现行大纲的知识要求及教学方式,只对少数学生适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目标过高,特别是评价上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品质,许多学生因为一直用功,效果不佳,教师如果再不加以诱导,久而久之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在辅导上,尽量
体现分层要求,严禁“一刀切”的做法。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基础、爱好,教师都要心中有数,对成绩好的学生,重思路点拨,再让他们自己思考,对中等生,点拨思路后再根据其反应确定辅导重点,尽力帮助他们饶过或突破思维障碍,对困难生就要从基础开始,分散难点,分解问题,特别注重辅导后进生是否听懂,鼓励不懂多问,教师一一耐心辅导,直到学生清楚明白为止,切不可操之过急。在教师辅导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用成功教育激励学生,尽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使学生树立信心,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在我所教的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平时对学习总是心不在焉,多次教育,均不见成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班上请一名学生画个板报刊头,大家一直推荐这名同学,他果然不负众望,短短几分钟就画好了,对他的美术功底我在全班大加赞赏,并让他承担板报的美术设计,从此这个同学象变了一个人,对我安排的各种工做都积极负责的去完成,学习成绩也渐起色。
三、课外谈心,和学生交心
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工作对象,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生谈心,通过学生的语言直接或间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教师一次推心置腹的谈心,一次信赖的目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做更进一步的交流,但教师的一次微笑,一次期待眼神,温和的语言,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感悟。而在课外活动中,就有更多的机会,应主动接近学生,以朋友的姿态和学生交谈,共同挖掘生活中、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更全面深刻的了解他们的心理。对于外向型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与他们交谈,以学生生活中的现象为题材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一些现象的认识,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对个别问题可以开门见山的提出,如对班上纪律的看法,对学习的认识,对自己的评价等等。对于内向型的学生,教师则必须首先接近他们,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适时加入他们的活动,细心分析他们的言行,或在集体活动中借题发挥,正确诱导,真正从心灵上与学生交流,达到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目的。
四、教导诚心,使学生有恒心。
教育如果没有情感,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应以诚相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不可不结合实际空口说教,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要一味责怪,应从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教育,用尊重学生的爱心、诚心换取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逐渐达到持之以恒。
本学期我接手的班级,有一男生由于家长的溺爱,经常与人打骂,毫无顾忌,学生不敢当面对我说,只有通过日记与我进行对话,就这样从日记中我得知了他的行为,当我严肃地
树影摇曳丨
高粉答主

2018-02-08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563万
展开全部
许多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感到很茫然,现就结合我十六年的语 文教学经历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上的一点感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 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 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 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 文失去信心, 不乐于写作文, 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 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 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 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解决学生“写什么 一、鼓励学生写出真话,表达真情。——解决学生 写什么 的 鼓励学生写出真话,表达真情。 解决学生 写什么”的 问题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

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 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 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 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 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 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 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

来。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 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 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 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星期天 学生参加了家里的收割麦子的劳动, 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 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 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 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 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 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其次教师要赏 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 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 的情况,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 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 正。 解决“怎样写 二、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解决 怎样写 的问 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 解决 怎样写”的问 题 首先是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 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 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 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 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 其 次是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