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019-04-10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学习时集中注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集中注意指学习时专心致志。学习过程中注意高度集中时,学习者对周围其他事情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高度注意使人的心理能量能够集中地投入于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使思维在特定的问题上处于最佳激活状态,从而使人脑能够高效地进行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迅速地掌握知识和高效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正是建立在这种以集中注意为特征的思维状态基础上的。通常,人们的认识倾向于,智力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明显分化。实际上,智力差异并不是学习分化的惟一原因,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其成绩落后是由于缺乏学习时高度集中注意的习惯而逐渐积累起来的。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智力正常乃至优秀的学生都没有养成学习时精神专注的习惯,这部分学生在面对高考这样的挑战时,会有明显的基础不足或思维深刻性不够的困难。注意投入的缺乏导致了他们平时不能像其他精神专注的同学一样积累知识和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上课是否分心,很容易了解到哪些学生有集中注意的问题。通过孩子对学习环境的要求,家长在家庭中也可以很好地确认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注意肤浅的问题。如果一个学生更喜欢独自在安静的环境里学习,而且的确专心于学习和有关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则说明该学生有良好的注意品质。一般情况下,注意缺乏深度的学生会喜欢开着电视机或听着音乐学习,或者学习时喜欢开着门听别人讲话。这样的学生难于在精神状态上达到高水平的激活状态,思维上也会缺乏应有的深刻性。
从外部因素说,噪音、其他人活动的干扰、不适当的光线和温度等都会影响人的注意集中,环境的混乱或过分舒适也会对注意的集中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没有能养成学习时集中注意习惯的学生来说,来自个人自身内部的干扰与中断对注意集中的影响甚至超过外部因素的消极作用。很多学生都有一种习惯,每学习一会儿,便会找到各种理由起来活动,或是找书、找笔记本、拿几张纸。这些习惯不仅直接引起学习活动的中断,更重要的是,它使学习者的思维总是在一个肤浅的层面上简单重复,而不能有纵向的深入。心理学研究揭示,许多学习和学习性质的发现与体悟,要在思维深入到一个较深的层次时才能够完成。当学习活动频繁中断和思维缺乏注意高度集中的支持时,学习者的思维根本不能被预热到高度敏感和深入的水平,因而也不能获得真正掌握知识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的思维经验。
这样,对许多考生而言,数月之后的高考应试任务就转化成了目前的改进学习习惯、学习科学学习方法的目标。虽然,在理论上,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应当更早地成为一个学生的目标,但由于家庭和学生对有关意识的缺乏,很多考生需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科学学习方法,不仅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的心智发展方法,而且也是高考应试的良策,是提高高考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很显然,没有掌握知识方法的改善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一切考试准备阶段的高考应试策略都只是空谈。
1、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习惯也算是老生常谈了。但是预习很重要,不得不强调。晚上家长要让孩子把第二天学习的内容翻阅一遍,做好记录。标注出不明白的语句,知识点。同时把第二天需要准备的课本以及需要用到的参考资料都让孩子自己整理好。让孩子每天都要清楚,第二天的学科是什么,去听讲的重点又是什么。预习好了能更好地听老师讲解。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更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2、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不要小看每天的阅读积累,关键时刻就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要定期读一些经典的名著、文章。读的时候不建议小声阅读。建议要大声朗读,而且要带入情境式的阅读。因为大声阅读可以让孩子更能体会文章里描述的情感以及节奏美,帮助孩子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也更有助于孩子背诵和记忆。在读到精彩之处时,可以拿笔记本做好记录,这些都是写好作文做好阅读题的关键素材。如果孩子从小学一直坚持到中学能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会给孩子的文学功底打一个很扎实的基础。同时阅读也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积极阅读,广泛吸收课外知识。让孩子在养成观察、思索、阅读习惯的同时,也要勤于写作,写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和日记之类。这个过程也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
3、观察与思索的好习惯
其实现在很多学科的学习都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观察力与思索能力。比如数学、物理以及生物学科对这方面的要求很高。数学需要学生对图形关系与自然界数量关系的观察,物理学科的实验和化学的演示更离不开精确的观察;生物则要求学生对生命现象和动植物进行持久的观察;所以需要养成边观察边思索的习惯。可以先引导孩子从生活小事开始,一点一点的去积累。经常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孩子观察思索,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孩子提出问题之后,家长可以积极的去鼓励孩子去尝试,也不能完全的大包大揽。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在此过程中除了能锻炼他的观察能力,也同时提升了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加了自信心。
4、养成与他人分享的习惯
很多孩子现在都面临一个问题,在给他人讲题的时候就会出现磕磕绊绊的情况出现。这也是平时很少与他人分享所带来的弊端。时间久了,孩子会变的内心,变的不善言谈。
可以先从孩子喜欢的书籍,或者喜欢的影片开始,让孩子跟同学朋友进行分享。每讲一次都是一次复习,要让孩子越说越想说,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敢说,越说越自信。
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好时期,怎样才能让孩子有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需要孩子的努力,家长的辅助也是很关键的。
1、把注意力放在需要的地方。比如你觉得自己哪个科目学起来较为吃力,就在哪个科目上花更多时间和精力。
2、确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学习中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梳理自身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容易丢分的知识点;再者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任务,一一的去落实。
3、向自己提问。针对学习内容提问时,强调事件、原因、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你可以一边阅读或学习,一边提问。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理解和记忆阅读材料,因为自问自答就是加深记忆的过程。那些能在你脑中留下印象的内容才更有意义,所以更容易记住。
4、做作业时,先从难的科目入手。比如,你有化学、数学、英语和语文作业。如果你觉得化学难,那就先从化学作业开始做起。难度大的作业应该趁着头脑清醒的时候完成。
5、掌握好的记忆方法 。为了让学习记忆变得简单起来,一些记忆技巧对学习记忆也是有帮助的,比如谐音法、图像法、联想法、结构法等等。比如我练习过的《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其中的“编码定位记忆”就用到了谐音转化记忆、意义转化记忆、形象转化记忆、位置记忆、联想记忆,思维导图就是一种结构式的记忆。这些方法在特定内容的记忆上有很好的帮助。
6、发展批判性阅读的技能 。当学生升入高年级后,需要应对更加繁重复杂的阅读任务。如果阅读技巧欠缺,无法辨别文中的重要信息,学生就会感到压力和负担,学习成绩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学生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在阅读中寻找重要信息的技巧。阅读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寻求帮助,改变这一现状,比如我刚提到的精英特速读的快速阅读技能,对快速抓取书籍要点有很好的帮助,或者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等等。
7、加强应试能力 。考试成绩不理想并不意味着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或者解题技巧欠缺。也许学生对某个知识已经理解了,但考试时临场发挥欠佳。应试的策略包括:在考试前复习时,区分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应对考试时的紧张感;合理安排答题时间,以完成所有题目。
8、寻求帮助。当面临某个学习任务却毫无头绪的时候,千万不要默不作声,就此放弃;你应该向他人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