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哪吒电影成功的文化生活依据?
2020-02-01
《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的第19天,观影人次突破1亿大关。这是内地有数据统计以来,继《战狼2》《流浪地球》之后第三部观影人次破亿的电影,也是观影人次破亿的首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为基础改编,向观众传递出中国人特有的家庭观念及永不屈服的人生态度,该影片凭借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精良的制作,目前已收获了超过41亿元的票房,再一次点燃了人们对国产动画的信心。
那么,国产动画真的崛起了吗?下一个《哪吒之魔童降世》会在哪里?我们也许无法给出明确的回答,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红带给我们的启示却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国产动画的受众真的只有儿童吗?国产动画的人物剧情只能依赖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古典的元素吗?现阶段,国产动画电影和网络动画行业发展的桎梏是什么?是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创造力,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呢?我们的孩子能否在不久的将来看中国动漫并自豪地称这就是他们的童年呢?为此,本报特邀请相关专家围绕“如何实现国产动画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以期更多优秀的国产动画出现,从而让一度辉煌的国产动画走向复兴之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原创动画的“原子弹”
2019年对于中国动画注定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文称《哪吒》)票房破40亿元,有望超越《流浪地球》,成为中国影史上票房排名第二的电影。在巨大的票房背后是无数动画创作者每日每夜的艰辛,《哪吒》的大获成功,无疑给中国动画又带来了一针“强心剂”。中国动画成功是必然的,崛起也是必然的,如今的中国动画电影中,自《大圣归来》,便开启了能与真人电影一较高下的新时代,逐步向“专业化”和“细分化”发展,而《哪吒》的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
一部好的作品,以人为本,灵魂在于“故事”,“故事”的关键在于“改编”。《哪吒》依然沿用中国神话故事《封神演义》,观众听到或者看到影片的名字,就能不由自主的想到影片的内容和结尾,原因在于对原著太过“熟悉”,也正因为这种“熟悉”,突破了观众对《哪吒》的观影预期。对比以往的中国动画,《哪吒》在“故事”中突破了以创作者的角度去讲“故事”,摆脱了“故事说教”,更多考虑的是结合现代元素,以“观众”的角度“讲故事”,更接地气,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是燃爆整场,迎合当下年轻人的价值观。
人物角色塑造。一般剧作中的人物分为:概念化人物、类型化人物、圆整人物(个性化人物)。在1979年版《哪吒闹海》中,一个“刚正不阿、疾恶如仇、锄强扶弱”的绝对正义的“哪吒”形象,“自刎”而终,幸得师傅太乙相救才复活并战胜“邪恶”。当时看似合理的人物,用现在的思维习惯去理解,观众会觉得“哪吒”的英雄形象“距离”太遥远,缺乏真实性。而在《哪吒》中,哪吒的塑造就显得圆整、“接地气”,塑造了一个感情丰富、天真活泼、古灵精怪、争强好胜,更重要的是“自我”,不认命。影片中的人物性格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发展,而不是过去的那种“一成不变”。
“对比”结合“无厘头”。在影片中,“对比”指的是两个或多个角色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安排在一起,突出角色的特点,使观众在比较的过程中增强对角色的记忆。“无厘头”在周星驰的电影中经常被使用。“对比”和“无厘头”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段,加深了“观众”对影片人物和情节的印象。
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最关键在于能否与观众产生共鸣。母爱如水,绵延不绝。母亲对于哪吒的爱充满了整部影片,从出生救哪吒,到陪哪吒踢毽子,再到最后的天劫咒,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父爱如山,大爱无言。李靖作为哪吒的父亲,一直表现得分外冷静,而不冷静就显得格外珍贵,当哪吒面临天劫咒之际,李靖上天求解天劫咒,并决意牺牲自己来换取哪吒性命,将“父爱”再一次扩大。这种爱比起母爱来说愈加轰轰烈烈,使影片达到高潮并引起共鸣。除此之外,影片交织着哪吒与敖丙的兄弟情,与太乙真人的师徒情,以及最后百姓对哪吒的敬佩之情。
综上所述,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除了要有打破常规、不拘一格的编剧导演以外,人物角色也要避免概念化和类型化,使得角色的性格愈加丰富且真实,同时表现方式也更加多样。而最重要的是影片要“以人为本”,有血有肉,真情实感,才能与现实产生共鸣,被观众所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