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如果家长自己也不清楚应该怎么说比较好,找一些实例来告诉孩子,青少年的理解能力应该已经足够了解这些后果了。
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单单是教育孩子不伤害别人是不够的,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识,让孩子在伤害降临时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如何做好对孩子的自我保护防范意识一、预防1、隐私教育
正确的培养孩子的隐私观念,教育孩子保护好短裤和背心覆盖的地方,身体不可以随意被触碰,让孩子记住正确的礼仪是不会碰到这些地方的。
此外,除了身体,心理上的隐私也需要教育孩子注意,在孩子拥有成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之前,保持和孩子的朋友关系,让孩子有了秘密可以放心的告诉妈妈,家长也一定要对孩子发出的信息及时回应并且相信孩子,避免孩子被骚扰后诉说得不到回应和信任,从而不愿诉说。
2、教孩子学会说“不”
教孩子学会说“不”,不接陌生人的食物和饮品,不在陌生人面前饮酒或失去意识,独处时不和陌生人搭话,不给陌生人开门等等,告诉孩子正常人是不会向小孩寻求帮助的,如果遇到了,小孩不理睬不会被认为不礼貌。
从小教育孩子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要随意跟随陌生人离开,如果可以,大声的拒绝和呼救,吓走坏人。
3、防范熟人
性侵害案件中,熟人做案的比例其实很大,让孩子对熟人也保持警惕并非坏事。
教育孩子独自在家时任何人敲门都不要打开,独自玩耍时任何熟人要孩子去家里玩都不要搭理,放学时如果父母未及时接孩子,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轻易跟随所谓的“熟人”走。
尽管现在很多幼儿园接人都需要牌证,家长最好与孩子定一个暗号,避免牌证丢失或被盗取后孩子被冒领。
二、防御1、挣脱
家长平常在家时可以训练孩子挣脱,如各种方式抱紧孩子,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挣脱,挣脱不开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什么样的方式挣脱,如蹲地、向下扭等等,孩子的骨骼柔软,奋力挣扎的情况下,很容易像泥鳅一样滑出控制。
此外,一定要提醒孩子,如果在外被强行束缚,可以用咬对方手、脖子等关键部位强制对方松手。
不一定要向孩子强调陌生人,只要是未经孩子允许的拥抱,都可以想办法挣脱。
2、逃跑
告诉孩子,遇到危险如果可以逃跑,一定要往人多的地方逃跑,并且大声呼救,如果被困,砸玻璃、砸家具、大哭大闹、踢人咬人等等都是可以的,不要担心会被责罚,父母会处理的。
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可以强,但一定不能弱,作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防范于未然,才能更好的保护好孩子。
只有当孩子掌握了基本的安全知识,孩子才会在做每件事情之前都预想到后果,才能避免孩子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和减少孩子遇到危险的可能性。
安全知识不是你说一两句孩子就能够记住并学以致用的,当危险出现后孩子是否能够想起这些知识并用这些知识避免危险或自救才是关键。家长平时在生活或外出时,可以适当地与孩子进行一些演练,比如家里着火了该怎么办?在外面与父母走失了该怎么办?遇到陌生人搭话该如何应对……孩子只有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才会加深他的记忆,并能够成功学会这些知识。
创建良好的环境,提升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在孩子的周围贴上一些安全的标识,时刻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体谅容忍孩子的行为,他们安全感。
通过教学以及游戏的形式,提升孩子的一些自我保护的意识,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生活,不要随便离开集体。激发孩子的脱险以及自救能力。
从小培养好他的生活习惯,提升他自我保护能力,不断在劳动实践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家长要配合老师共同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多的教育内容来源于家庭,父母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可以帮孩子更好的提升自我保护的关键。
保证孩子的安全是父母的职责,不要被动而是主动的获得,让孩子从环境中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