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构造旋回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根据中国及邻区构造运动(作用)特征,中生代地壳演化与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构造旋回,即印支旋回、燕山旋回和喜马拉雅旋回。

(一)印支构造旋回

印支构造旋回开始于晚二叠世,结束于三叠纪末,其时限约为260~205Ma(任纪舜等,1999)。在构造演化上,印支构造旋回对海西构造旋回具有继承性。印支期是中国地壳构造由分散拼贴发展为统一大陆的转折期,也是中国东部古太平洋洋壳与东亚大陆相互作用的开始,更是中国东部由东西向构造向北东向构造机制的转换以及发生强烈构造-岩浆活化的新起点。

华力西造山后,特提斯打开,中国大陆主体转换为劳亚大陆南部边缘的一部分。中生代初期(早中三叠世),中国境内大部分区域处于稳定的地台发展阶段,构造岩浆作用比较微弱。昆仑—秦岭以北为大陆区,以南为海区,后者又以龙门山—康滇古陆为界分为华南浅海区和西南海槽区,沉积了不同类型的中下三叠统。自晚三叠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印支运动以来,中国大地构造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之间沿西太平洋贝尼奥夫带的强烈挤压作用,导致中国东部滨太平洋构造域开始活动。印支运动在中国西部表现为特提斯洋壳或次洋壳与欧亚大陆之间的一次强烈挤压作用,导致松潘—甘孜、三江及相邻地槽封闭,形成规模宏大的印支地槽褶皱区;在北方大陆则开始形成一系列内陆坳陷沉积盆地。印支构造旋回末期,北美与亚洲、亚洲东部诸陆块间发生碰撞造山与叠覆造山作用,北特提斯大部分消失,海水从中国大陆基本退出。

按其活动强度,中国东部中生代印支期地质构造环境可以划分为大陆内侧大型波状隆坳带、大陆外侧陆间活动带和大陆外缘华力西—印支褶皱带,它们既遵循统一的由陆内、陆间到陆缘和由陆壳到过渡壳的演化规律,又各自有其构造动力的专属。在陆内基本上属古老稳定陆块,陆间属陆内相对活动的造山带,陆外缘则为滨古太平洋壳向陆外缘消减的活化地块,但印支期陆外缘还不同于地学界通常称谓的大陆边缘(崔盛芹,2002),因为它们还都是处于中国统一大陆内部的地质构造环境,但是,当它从外缘开始向洋缘过渡时,仍为后继的强烈活化的燕山期构造环境蕴育了力量。所以印支期不仅具有承前的构造意义,而且也具有启后的地动力作用。

(二)燕山构造旋回

燕山构造旋回是中生代地质构造演化发展的新阶段,它开始于早侏罗世,结束于白垩纪晚期,其时限约为205~80Ma。根据任纪舜等(1999)的意见,燕山旋回早期造山运动分两幕,第1幕发生在约180Ma,第2幕发生在约170~155Ma,它们与古亚洲和北美大陆的碰撞有关,之后亚洲东部诸大陆最终焊合为一体;中期亦分为两幕,第1幕发生在约(145±5)Ma,是中国东部构造由东西向彻底转变为北东-北北东向的转折点,第2幕发生在约(110±5)Ma,是中国东部动力状况由挤压或挤压剪切为主转为拉张或拉张剪切为主的转折点,它们均是西太平洋古陆和亚洲大陆碰撞的结果。

燕山运动是在印支运动形成的中国统一大陆的主体上发生的,它进一步强化了印支期开始的中国大陆由东西向为主的构造方向转换为以北东—北北东向为主的构造机制,促发中国大陆内克拉通稳定陆块和前中生代造山带的活化,形成一系列叠置于前中生代诸构造单元之上的构造-岩浆带及沉积盆地,构成独具特色的双向构造分带。

燕山运动在中国西南部伴随印支板块的北移及地中海洋壳向北俯冲在冈瓦纳古陆及其陆缘形成独特的碰撞造山带及构造岩浆带,在西北地区则主要表现为大型陆内坳陷沉积盆地的形成和发展。

(三)喜马拉雅构造旋回

晚白垩世晚期(约80~65Ma)属于喜马拉雅旋回。中国东部处于以拉张为主的动力学背景之下,导致岩石圈及大陆地壳的大规模减薄和一系列裂陷沉积盆地的形成。西部地区则由于印度洋的扩张,印度大陆从冈瓦纳大陆分离出来并向北漂移;新特提斯闭合,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沿印度河—雅鲁藏布江一带发生碰撞。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