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明青花和清朝的青花三者有什么区别?拜托各位大神

元明清的青花如何区别,各有什么特点... 元明清的青花如何区别,各有什么特点 展开
 我来答
磊落品德高5
2014-04-28 · 超过6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5.1万
展开全部
元代时就出现了青花、釉里红及红绿彩。有的专家认为青花瓷产生在唐代,也有人认为产生在宋代。到元代,青花瓷就已经成熟了。咱们现代的收藏者大多数收的是元、明、清的瓷器。近百年的瓷器叫新瓷。从瓷器上来讲,有单色釉、彩绘釉。彩绘中青花瓷是数量最多的,从元代到清代直到现在近700年中,青花瓷是瓷器中的主流。 在明万历时期又出现了两种青料。一种叫珠明料,另一种叫浙料,这两种料都是国产的。珠明料产于云南,浙料产于浙江。珠明料在元代时已经出现了,直到现代珠明料还在使用。这两种料也分上、中、下三个等级,含钴、锰量较高,含铁量较低,发色都很稳定。洪武时的青花瓷叫洪武瓷。由于元末的战乱,明开国初在瓷器生产上没有太大成就。因為元代青花器的胎體含有鐵等雜質較明代、清代和民國時胎體雜質為多,所以元代青花的釉面,經高溫氧化後,多呈青白色,卵白色,所以元代青花較明代青花的釉面的青白色略重。而明代的青白色又較清代釉面的青白色略重,清以後瓷器釉面而顯純白色。元代青花釉層厚薄不勻,前期釉質形成的特點和瓷器的燒結的溫度密不可分。所以元代青花瓷釉下氣泡大小密集和分?元代青花的胎釉結合處是橙黃色;明代是略淡的黃色;清代和民國因生產技術的提高,胎土提煉精細,瓷器的胎釉相接處是淡淡的黃色和青灰色。元青花在胎釉方面普遍出淘煉不精細、製作粗率缺點(個別除外)。因而砂底多有砂眼,人工刷痕,胎體中含有雜質和鐵質等斑點。較大的器物,接口旋削極為草率,用手撫摸多凸凹不平,有的嚴重用肉眼也能觀察到。大器分段釉接而成,有的連底足也是釉接而成。器內接痕明顯外露,多有棱角,及器口內有粗大和細小旋紋,器底足內也有大小不等明顯旋紋。 因為元代青花器的胎體含有鐵等雜質較明代、清代和民國時胎體雜質為多,所以元代青花的釉面,經高溫氧化後,多呈青白色,卵白色,所以元代青花較明代青花的釉面的青白色略重。而明代的青白色又較清代釉面的青白色略重,清以後瓷器釉面而顯純白色。 康熙时期的五彩瓷是相当珍贵的,瑰丽多彩,品种繁多,它的最大特征是:1、胎釉和青花、斗彩相似;2、色彩主要为红、黄、蓝、绿、紫、黑等,但以红彩为主;3、其绘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画人的颜面,不填颜色,用红色笔加勾;4、多用小开片,裂纹向下而紧合。 明清两朝青花或釉里红.这两个朝代的青花和釉里红特别多,仿品也多。在材料、工艺、绘画、书写款式诸方面都能仿得一模一样,惟一不好仿又没被人重视的还是釉下气泡的问题。青花的色泽有的仿得很好,有的还有距离,辨色能力稍差就很容易“走眼”。除此之外抓住两点便可区别真伪了。一是青花釉是否下沉?下沉入骨且有晕散现象即为真品;若漂浮而无晕散、显得死板则可能为仿品。 另一点是用50倍放大镜看气泡。若青花下沉则在青花上有许多白色气泡;若青花上浮则青花上全是麻面小坑,看不见白色气泡。在青白釉下气泡多且大,则证明青白釉层厚而肥润,此乃真品。反之,青白釉太薄则气泡很小应证明是仿品。即使气泡鉴定很重要,但也该全面分析。笔者不主张“一点肯定论”,但赞同“一点否定论”。即有一点不对路,值得怀疑的地方就应该否决它,以免“走眼”。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