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潘金莲是什么样?
历史上真实的潘金莲是名门淑媛出身,婚后和丈夫武大郎相爱有加。
最早我们知道潘金莲,是从四大名著的《水浒传》中得知,在这本书中,潘金莲的形象简直是劣质到了极点,她与人苟合,谋杀亲夫,总的来说,凡是人性的善良,没有一点在潘金莲身上表现出来,由于这个原因,很多人也将潘金莲的名字作为一个形容词,使得千百年来,潘金莲饱受后人的唾骂,而实际上,罕为人知的是,历史上真的有一位潘金莲,而这位潘金莲,则是名门淑媛出身,婚后和丈夫武大郎相爱有加。
河北省清河县武家那村的人,挖掘了武大郎的古墓,在墓葬里,他们发现了这么一段碑文“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裔胄,后徙清河县孔宋庄(现名武家那)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
从这段碑文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武大郎实际上就是一个爱民如子,为官清廉的官员,并不是如同小说中的一般,是个卖烧饼的矮个子,武大郎原名武植,他是清河县武家那村人,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十分热爱读书,中年时中进士,后任七品县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潘金莲,是知州家的千金小姐,住在里武家那村不远的另外一个村庄,潘金莲是名门淑媛出身,从小受过琴棋书画的培训,她与武植之间,十分的相爱,后来结为了夫妻,生育了四个子女,生活的很是幸福。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潘金莲在施耐庵的书中,却是成为荡妇的代名词呢?原来,是有这么一回事,武植在早些年间,曾受到过好友黄堂的资助,对于此事,武植一直是铭记在心,后来,黄堂家里失了大火,把屋子烧了干净,黄堂得知好友武植已经当上了县令,便去找他谋个一官半职。
武植做官清廉,不愿谋私,就拒绝了黄堂的请求,黄堂怀恨在心,在路上四处编撰武植和他的妻子潘金莲的丑事,还将当地的恶霸西门庆讲了进去,一路走了,闹得是沸沸扬扬,当黄堂回到家时,却发现家里的屋子已经修好,妻子告诉他,正是他的好友武植所做。
听到这里,黄堂一想到自己做的事,内心十分的愧疚,他想要弥补,可是已经传的太多了,甚至是传到了施耐庵的耳朵里,于是,他将潘金莲,武大郎与西门庆的故事写到书里,最终造成了现在我们听到的故事。
那个时候,施耐庵恐怕也没有想到,因为他的一时之喜,为潘家和武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以至于几百年来,清河县的武家与潘家从不通婚,免得遭人骂名。
在《金瓶梅》中,其经历、性格、生活等得到了多方面的重要的充实,从而塑造成一个美丽风流、心狠手辣、搬弄是非、淫欲无度的女人。潘金莲是西门庆的第五房妾,最后死于武松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