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冷知识”,知识的人并不多?
我们国家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大国,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那真的是数不胜数,所以在如今,喜欢专研历史的人越来越多,也有很多的历史剧也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与喜爱,而有的人不喜欢看历史典籍,也可以通过历史剧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古代的历史知识。但历史上的几个冷知识,你知道几个呢?
第一个历史上的冷知识,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一个字数多达35个字的封号,这个封号背后的人物就是来自朱厚照的堂哥朱厚熜,他自封为“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三元证应玉虚总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这么长的封号,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肺活量,实在是叫不过来呀!
第二个历史上的冷知识,在宋朝的时候,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自己的头上插花,这在当时是一项基本的装饰,就连宋代诗人苏东坡写过诗“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的诗句,可见在宋朝时期对整容的开放程度,而如今男的上街如果头上戴了一朵花,一定会让人当成变态或者是疯子。
第三个冷知识,在唐朝时期竟然会有养老制度。在唐朝时朝廷在当时制定了严格的养老制度,如果老人的年纪超过80岁,国家便会分配一个人来进行服侍,如果有老人超过90岁,朝廷便分配两个人来服侍,超过100岁的老人,朝廷会分配五个人来服侍,而且这一切统统都是免费的,不过在古代能够活到八九十岁的人很少,不过有这样贴心的养老制度,就有活下去的勇气了。
最后一个冷知识,就是丁忧制度。那什么叫作“丁忧”呢?这个制度的意思就是在古代的时候在外当官的人,如果家里的亲人如父亲或是母亲不幸去世,那么这个人就必须回到老家为父亲或母亲守3年的孝,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也有例外情况,如果皇帝在某个地方离不开某个官员,那么便不用执行丁忧制度,这样的话,这个官员就不用为亲人守三年的孝期了。
一、父母草木
上古时候,山中长有一种椿树,这种树寿命特别长,《庄子》云:“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后来人们便用“椿庭”来称呼父亲,寓意长命百岁,益寿延年。
我们平常说的“忘忧草”又名“萱草”,听说吃了它可以忘掉忧愁,《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母亲居屋门前往往种有萱草,后人用“萱堂”雅称母亲。
二、终南捷径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有个典故:“终南捷径”。说的是唐代有些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名山大川、深山古寺,聚徒讲学,写诗赋文。时间一长,名气大了,朝廷就来聘用他,请他出山当官,以后人们就把这种方法叫“终南捷径”。如唐代的司马承祯隐居衡山、顾况隐居茅山、王维隐居终南山等等,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入仕。
三、割发代首
公元198年,曹操始对张绣进行第二次征伐。时值割麦季节。为严军纪,曹操下令:“凡践踏麦田者一律斩首”,当他看到将士们过麦田时,个个小心谨慎,心中十分高兴。不料正高兴时,一只受惊的斑鸠从麦中飞出,战马受惊,蹭得窜入麦田,蹭倒一片麦子。
曹操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叫来主管军法条例的官员,问道:“按照规定我该领什么罪?”官员说:“您是一军之主,知错就行,不能治罪。”曹操说:“法令是我制定的,我怎能破坏?”略作沉思过后,他拔出剑来,割下自己一把头发,传令全军:“我犯了罪,理应受罚,但还要统兵,现在以割发代首。”(古人对头发是很看重的,体之发肤受之父母,不能随便破坏)曹操的诚意打动了将士,谁也不敢违犯法令。
四、七步成诗
曹操死后,曹丕继魏王位,奔丧大会上,曹植迟到了,深知曹丕心理的曹植明白大事不妙,一进门便趴在地上,苦苦哀求道:“小弟奔丧来迟,罪该万死,请大哥发落。”
曹丕道:“先王在世的时候,你常拿文章在父亲面前夸耀,我怀疑是不是别人替写的,现在我要你在七步之内诵出一首诗来,你如果能七步出诗,就免你一死;如诵不出,可见过去都是哗众取宠之举,我将决不轻饶。”
曹植道:“请大王出题。”
曹丕道:“就以兄弟为题,但诗中决不能出现‘兄弟’字样!”
曹植听罢,一边流着泪,一边低头沉思。结果还没走出七步,其诗便脱口而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罢,不但为三弟才情所感,更为诗中之情所动,泪水断了线的珠似的流了出来。免了曹植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