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战场里,少将石原莞尔为何敢和大将杉山元叫板?
石原慎太郎不仅敢于挑战杉山爱将军(绰号“傻瓜袁”),还敢于挑战日本首相,甚至是后来的东条英机首相。石原笑只是一个少将,为何如此嚣张?
一、较真的性格
石原慎子出生于日本山形县津市。在中文里,他生来就有一把金钥匙,他的根是鲜红的。他的父亲石原开介曾长期担任津轻警察局局长。
他的父亲年轻时,经常用武士道精神教导石原慎太郎要勇敢,不怕吃苦,不怕危险;也教会了他坚持“真理”,不要因为自卑而轻易放弃。
优越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不仅让他养成了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精神,也让石原慎太郎养成了不迷信、不畏惧权力、拒绝颐指气使、敢于坚持自己观点的性格。
二、骄傲的资本
石原慎太郎才华横溢,工作勤奋,喜欢独立思考。16岁考入日军中央青年学校,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为敢于质疑,不被老师喜欢,取消了第一名。
1907年,18岁的石原慎太郎考上了亚洲第一所军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成绩依然名列前茅,但出于同样的原因,他只能以第六名的成绩毕业。但他还是很自信,骄傲,不卑不亢。
三、狂妄的资本
918事件是下关茂策划实施的,没有得到日本政府和陆军部的支持。当时东北日军与冯军军队的比例是1: 25万。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比赛,日军胜算为零。
但他对形势的分析很透彻,对张学良的研究也很到位。他不仅算计了张学良不抵抗,蒋介石不关心东北,还算计了俄国熊不出兵干涉,美英要袖手旁观。
这场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赌博,被日本赢了,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东北。由于满洲里事变(918事变)的成功,主谋石原慎子和半元清二郎成为日本的民族英雄。石原慎子一举成名,如日中天。能不能不要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尽管石原慎太郎咄咄逼人,但石原慎太郎确实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战略家。
占领东北后,他并不主张继续扩大战果,占领华北和更多的中国领土,而是希望日本改善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全力以赴与苏联打交道。
因为中国的石油资源还没有被发现,而且是典型的农业国,石原慎太郎觉得没有战略意义,而苏联是能源国,应该是日本首选的攻击目标。
按照石原慎太郎的思路,日本如果和德国联手,很快就会消灭苏联,东北就会永远和中国分离。只要日本不攻击中国,美英就不会攻击日本。
七七事变前,石原慎太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预言,说“日本再打就死”。如果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将陷入战争泥潭,最终被拖垮。所谓“泥潭论”。
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非常透彻,到了可怕的地步;所以,石垣祯一,原名日本头号军事家,确实有傲气资本。
四,二人是平级
哈吉姆杉山将军虽然官阶很高,但是在军省工作;石原慎太郎虽然是少将,但是在日军参谋本部工作。
陆军参谋长制定作战计划,陆军部负责陆军的日常事务。两个单位是一个级别,而不是垂直的上下级部门,实际上首长的权力大于军省。当时石原慎太郎的职位是酋长们的作战部部长,他手里掌握着酋长们80%的权力,更不用说陆军省的哈吉姆杉山了。
五,非个人恶怨
石原慎太郎对杉山肇的挑战不是针对个人,而是对日本国策的不同看法,这在日本是允许的。石原慎太郎觉得中国幅员辽阔,一旦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他们
日本与德国联手进攻苏联。它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军事动员能力。只要以东北为根据地,征服苏联是轻而易举的。
而杉山肇则认为日本军事实力强大,中国人分散忙于内耗,横扫中国不在话下。
日本虽然是军国主义国家,但在国内还是允许发表不同意见的。事实上,日本军部一直有几大派系,不是任人唯亲,纯粹为了国家前途。所以石原慎太郎挑战杉山肇没有错。
六、因祸得福
然而,一旦一方的观点得到广泛支持,另一方的观点自然会被忽视,这些持不同政见者就会被边缘化。
当时日本被九一八事变的成功冲昏了头脑。主张扩大对华战争的杉山哈吉和东条英机占了上风,而主张有限对华战争的石原慎太郎已经不受欢迎。石原的地位也一落千丈,成为东条英机的下属,成为东条英机的幕僚次长。1941年东条英机就任首相,独揽军政大权,扩张野心,发动太平洋战争,与美国走上绝路。殊途同归,所以石原慎太郎被排除在军事领域之外,只能作为预备役军人发表军事著作。正是因为如此,杉山爱在日本战败后开枪自杀。史记没有作为战犯被起诉,一直活到1949年。
当然,石原莞尔这个少将级别还轮不到他干次长,不过由于他主持了这次参谋本部的改组,将参谋本部90%的权利,归拢到了作战部。
作为作战部的老大,实际上他就相当于他们本部的二把手,所以他和杉山元之争就是参谋本部实际上的二把手和陆军部真正的一把手之间的争论,基本上也算对等。
再者,此时的石原莞尔,在国内拥有相当高的威望,大家都在称颂他的智慧,借助这种人气,他也有了和上级领导叫叫板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