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对日本古代建筑的影响
唐朝建立后,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来到唐朝学习交流,将当时唐朝的礼仪制度、人文经济、艺术文化全部带回日本,使得日本传统建筑广泛吸收了唐代建筑特色,进而有了唐代建筑在日本的说法。
根据日本建筑史学家推断,唐招提寺是在一位亲王的旧宅原址上所建,它的规模较奈良东大寺小的多,也并非当时最高标准的寺院,但是唐招提寺是对中国盛唐建筑的忠实复制者,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直接东传日本的首例建成作品,对我们进一步考证中国唐代建筑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东大寺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又称为大华严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等。东大寺位于平城京(今奈良)东,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由日本圣武天皇于公元 741 年下诏仿中国寺院结构兴建,在当时属于日本最高级别官寺。
扩展资料:
日本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很有创造性,尤其是它们的美学特征。
除早期的神社外,日本古代的都城格局、大型的庙宇和宫殿等等,比较恪守中国型制,而住宅到后来则几乎完全摆脱了中国影响而自成一格,结构方法、空间布局、装饰、艺术风格等等都与中国住宅大异其趣。茶室、数寄屋之类,可以说完全是日本建筑的独创了。
它们的美学特征是非常平易亲切,富有人情味。尺度小,设计得细致而朴素,精巧而素雅。日本建筑重视也擅长于呈现材料、构造和功能性因素的天然丽质。草、木、竹、石,甚至麻布、纸张,都被利用得恰到好处。
极富唐风之美的东大寺
东大寺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又称为大华严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等。东大寺位于平城京(今奈良)东,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由日本圣武天皇于公元 741 年下诏仿中国寺院结构兴建,在当时属于日本最高级别官寺。
东大寺规划布局遵循中国传统礼制,以南北中轴线为轴对称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南门、中门、金堂(大佛殿),四周围以回廊,中门和南门之间立东西两座塔,北侧为讲堂、三面僧房等,西侧为戒坛院,西北为正仓院,东侧为二月堂、法华堂、开山堂等,形成典型的唐朝样式的伽蓝格局。
东大寺的中心为大佛殿(金堂) ,始建于公元 752 年,并于公元 1708 年重建,金堂采用重檐庑殿顶,重檐庑殿顶是属于皇家殿堂的规格,屋顶正脊两端装饰了镏金鸱吻,这些均符合中国建筑礼制的规定。金堂的斗拱雄大疏朗,出檐深远,这种结构美极富中国唐代建筑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