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时拼命学习,为什么到了大学都那么懒散呢?
今天刚看到一个话题,教育部回应为中小学生减负大学生加压。说的是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院士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关于为中小学生减负、大学生加压的提案》,教育部11月20日在官网上公布了答复内容。
学生压力大
教育部答复内容是这样的:
后续工作中将认真研究吸收委员的建议,教育部将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快推进高考改革步伐,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教师潜心教学、全心育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彻底扭转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
这其实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第一,现在的中小学生太累了。可以说,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层层加压,没有一个人想输在起跑线上,上了课的,还要上补习班,上了补习班的,还要上兴趣班,事事都要整个好的排位。要说以前的孩子还有个假期的说法,现在的孩子,真的算是全年无休了,很多孩子基本上每天都有没完没了的作业要做,这还是小学。到了中学更是如此,不是有那么一句话说衡水中学的学生吗?吃饭都要跑步去。这就是现在中小学生的现状。
小学生
第二,现在的大学生有些“松”。都说疲劳之后就是彻底的放松,很多学生把这个放松安排到了大学。而很多大学也确实有这个条件,平时的考核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哪怕是毕业,真正做到宽进严出的,也没有多少,这个时候,又有哪个学子,有这份自制力呢?他们不是没有理想,也不是没有目标,只是之前太累了。
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错肯定不在他们。归根结底还是可选择的路太窄。大部分的学生只有通过高考,才能改变现状,而当前“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机制除了向中小学生层层传导学业焦虑、层层加重学业负担,也向大学生传导了“一入大学万事轻松”的消极观念,使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在严进宽出的机制下浑浑噩噩混日子、混文凭。
千里马
所以,有网友就说,与其考虑增压减压,不如想想这些压力来自哪里。更不应该细分中小学生和大学生。教育部真正应该做的是各个部门共同协作,为“人”减压。
压力来自于哪里?学生是升学考试的压力,进入社会是工作、家庭的压力。压力是由于没有选择,没有退路而来的,只有让人们有退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才可能实现真正减压。否则学生时代是减压了,压力会在步入社会之后接踵而来。哪一天如果没有升学、就业、购房、医疗等等压力,人们的爱好和梦想都可以去自由地追求,那才是真正的减压吧。
突然想起来,现在的学生挺累的,尤其是那些还没有上大学的孩子,如果大学也增压的话,他们的压力,何时才能纾解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