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便秘让家长犯愁,孩子便秘还是攒肚怎样辨别?
宝宝肠道还在发育中,一天拉好几次,或者好几天才拉,都是常有的。每个宝宝排便情况也不同,即使同月龄、同喂养方式的宝宝,排便习惯也不会一样。
攒肚又是个啥情况?
攒肚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实际上它是指宝宝大便规律的改变。
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宝宝2~3天或4~5天,有的甚至于15天不排大便也无痛苦表现,待到排便仍为黄色软便,无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这种现象称为攒肚。
这也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致使出现“攒肚”的现象。
如何判断宝宝攒肚?
宝宝排便次数减少有可能是“攒肚”,也有可能是“便秘”或者肠胃问题,所以妈妈需要学会判断。
一般来说“攒肚”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宝宝排便的时候很轻松,没有任何的困难;
■宝宝饭量未发生变化;
■宝宝精神状况好;
■宝宝肚子没有胀气。
宝宝攒肚正常吗?
宝宝出现攒肚现象,不了解情况的妈妈难免会有些担心。实际上,对宝宝来说,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攒肚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宝宝,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其肠胃消化能力得到增强,对母乳也能更加全面地吸收,所以每天肠胃里只会遗留少量的残渣,这些残渣不足以促使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就会形成攒肚。
攒肚子≠便秘
为什么说有的宝宝几天才排一次大便,也不算是便秘呢?靠谱的判断依据是这些:
●排便时,宝宝排便困难,并且显得很吃力、痛苦,非常烦躁
●宝宝肚子摸上去有硬块;
●大便又干又硬,有时表面或内部还会有血;
●在一次量比较多的排便后,阵发性的腹痛减轻;
●两次排便之间有遗粪的情况。
当宝宝出现这几种或部分症状时,就意味着他是便秘而不是攒肚了。
宝宝攒肚怎么办?
宝宝攒肚虽然不是病理现象,但也需要妈妈帮忙做一些调整。因为好的排便习惯可以预防日后便秘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做腹部按摩
轻轻摩擦宝宝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刺激肛门排便
每天在宝宝吃奶半小时后,遵医嘱用油质外用药涂在宝宝肛门口,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引导宝宝排便。
目前最常用的药物是开塞露和乳果糖。
开塞露的主要成分是甘油,属于刺激型泻药,偶尔给宝宝使用一次可以,但如果长期使用的话很可能使宝宝对其产生依赖,养成没有强烈刺激就不肯排便的坏习惯。
如何预防宝宝便秘?
1.补充水分
多喝水,这句话准没错!
每天早晨让宝宝喝一杯温水,可以有效刺激肠胃蠕动以防止便秘。
需要注意:
6个月以内的宝宝如果纯母乳喂养,不需要额外再喂水。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只要家长按指导比例冲泡也不需要额外补充水。
2
多吃蔬果
蔬果中的天然膳食纤维,可以增进肠道动力,促进肠胃蠕动,并扩张肠道,让排便变顺畅,因此要注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蔬菜类食物的合理搭配,多让宝宝吃蔬果。
3
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可以设定餐后一小时为宝宝固定的排便时间,帮助宝宝养成好习惯,建立起良性条件反射。
4
注意运动
预防宝宝便秘,运动也不可或少的方法。放下手机、关掉电视,带着宝宝出去锻炼吧!
芽芽妈爱叨叨
攒肚是一件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很多母乳喂养的宝宝都经历过,遇到宝宝不大便的情况,妈妈不要担心,但是也别视而不见,一定要分清楚到底是攒肚还是便秘,不要让宝宝总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