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杀兄逼父取得皇位,违背人伦,为何仍被视为明君?
客观的讲,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也是逼不得已,李世民不杀亲兄弟,就会被亲兄弟所杀,这是亏粗肆皇室家族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进程中,至高无上的皇位,引发了无数次腥风血雨的争斗,为了争夺皇位,手足相残、父子反目,屡见不鲜。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广施仁政,功绩卓著。对于百姓而言,能让他们生活在太平盛世里,不被压迫和剥削,可以衣食无忧,安稳的过日子,这样的皇帝便是一代明君。
“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皇宫中发动的政变。
唐史记载,公元626年,太子李建成,魏王元吉,名义上是进宫面圣,实则欲发动政变凳败,秦王李世民,进宫护驾,进销轿至玄武门,秦王制止太子不轨行为,太子反杀秦王,太子被秦王部下所杀。
唐史的记录明显存在漏洞,李建成已经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一直很支持他,他没有理由发动政变。李世民弑兄逼父,夺取皇位,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李世民为何要要这么做呢?
一、父子同心,建立唐王朝。在起兵反隋时,李渊父子“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共同开创建立了唐王朝,李世民的贡献尤为突出。
唐高宗李渊即位后,长子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常驻宫中处理朝中事物。次子李世民封为秦王,继续统领军队平定天下。渐渐的便形成了两个集团,一个是以太子为首的文官集团,另一个是李世民领导的武官集团。
二、李世民功高盖主,威胁到了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的统治地位。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第一功臣,因此身兼多职,秦王、太尉,并且兼尚书令,“天策上将”。李世民智勇双全,位高权重,最主要的是兵权在握,因此很具影响和号召力,身边聚拢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发展成朝中最强大的势力。
太子李建成忌惮李世民的实力和威信,于是两个集团开始了长期的明争暗斗,太子李建成联合齐王李元吉多次陷害李世民,李渊也有意打压李世民集团,最终引发了玄武门政变。
三、李世民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1.起兵打隋朝,为唐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开放国门,发展经济,合理的外交政策,促进了商业和文化的兴盛。
3、对外开疆拓土,设立安西四镇,并处理好复杂的各民族关系,被少数民族奉为“天可汗
4、完善科举制度,不拘一格降人才,虚心纳谏,创立三权分立的管理制度。
5、厉行节约,劝科农桑,百姓安居乐业。
《贞观政要》中记载:太宗在唐为一代英明之君,其济世康民,伟有成烈,卓乎不可及已。所可惜者,正心修身,有愧於二帝三王之道,而治未纯也。”
大意是:唐太宗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在兴国富民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很多君主做不到的,但可惜的是,他在正心修身方面不足,有愧于先帝们,辱没了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