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是什么

 我来答
雨后落叶1

2020-12-05 · TA获得超过849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万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475万
展开全部
花鼓,是一种歌舞形式,一般认为源自宋代的迓鼓,又名讶鼓,或是由宋代的花腔腰鼓所演化而来。据载,迓鼓,是一种节庆时化装表演的歌舞形式。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载:“花腔腰鼓出临桂职田乡,其土特宜,乡人作窑烧腔,油画红花绫以为饰。”明代顾见龙所绘《花鼓子》一图,描绘的就是这种打花鼓歌舞。“打花鼓”实际上起源于社事中民间杂戏的一个片段,最早当为民间社事中娱神的一个节目,此后发生分流:统治者以此作为歌颂圣明的“庆典承应戏”,而下层民众则将之当做逃荒乞讨的谋生手段。

打花鼓作为凤阳人乞讨的手段,是明代中叶以来凤阳农村破产的结果,“花鼓小锣走四方”,成了凤阳人生活的真实写照。《红梅记》中打花鼓的小戏,以及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中所藏明人所绘的花鼓图一幅,都说明早在明代,贫苦民众以打花鼓为生已成为一种习俗。因为花鼓常常在上元灯节同其他民间歌舞龙灯、鱼灯、狮灯等一起演出,所以民间又称之为“花鼓灯”,《浏阳县志》(同治十二年)载:“上元……龙灯、鱼灯、狮子灯……又有服优场男女衣饰,暮夜沿门歌舞者,同花鼓灯。”

打花鼓又叫“花鼓小锣”或“双条鼓”,主要流行于今凤阳县的燃灯、红心、小溪河、大溪河、清塘、梅市等乡,且以燃灯乡为中心。“花鼓小锣钱杆子,燃灯寺的饭碗子”,就是指旧时燃灯寺一带群众靠乞讨为生的悲惨情景。“打花鼓”时所唱的多为“秧歌”。所用的花鼓初为微型腰鼓状,鼓身约三十厘米,鼓面直径约十二厘米;后演变为扁形,鼓状。骨腔为竹或木(泡桐)所制,鼓面是山羊皮,鼓下多系彩帕巾(后改为缀丝穗)。鼓身饰以彩绘,形同陕北腰鼓。及至近代,又有握在手中的小鼓,一手握之,另一手则持两根细竹条制成的豉槌,靠指与腕的力量击出各种鼓点,故又称“双条鼓”。“打花鼓”的击法分“正击鼓”、“侧击鼓”、“上击鼓”等几种。击鼓时,两手随节奏微微起伏,上鼓条击鼓为“冬”,下鼓条击鼓为“巴”,在演出中,曲调或段落间常用双条鼓和小锣敲打一固定节奏“冬巴冬巴冬冬巴”作为过门。这样,不仅可以使演唱者得到休息,加强了表演的节奏感,而且也使民歌小调更富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此外,打花鼓的主要舞姿特点是“莲花步”,它出自农民的日常生活,如:“踩菜畦子”、“拾棉花走”、“割麦挖菜”、“抢孩子”、“王二姐割线”、“二妞担水”等。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