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育生活化,有哪些方法?
数学活动是抽象的一般的,逻辑的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幼儿园数学教育要注重生活化、游戏化操作化,让幼儿在生活、游戏、操作中感受量与量的关系。新《纲要》要求教育者引导孩子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空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游戏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那么作为一名每天都在孩子身边工作的老师,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各个年龄段幼儿园数学教育“三个转变”的基本特征,才能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教育,真正提高教育质量,让孩子体验到数学在“三个转变”中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从而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对一年来小班数学教育的实践和思考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希望对同行和青年教师的工作有所帮助。小班生活化数学。
生活化数学教育是指,幼儿园教师不同程度地,将数学教学与幼儿生活相结合,不同程度地将幼儿生活带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中。生活包含两层含义: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幼儿对空间形态和数量关系的体验为教学服务,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空间形态和数量关系。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孩子创造真实自然的生活场景,渗透数学教育的目标。
这个场景将数学的规划和目的,与孩子的生活融为一体,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小班数学教育的生活化特征很强,调动了孩子的生活体验,在活动中隐含了数学的基本特征。只要老师尽心尽力,及时抓住教育机会,孩子就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在情感和具体生活中提高对数学的理解,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比如:生活体验按量取零食,时钟的形象在集体生活中,老师分发餐食是很常见的。
在小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但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大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使学生形象地接受,一个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许多生动有趣的东西。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乐学、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在保证数学本身的科学前提下,教师有时还需要列举通俗的实例,引用形象的比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如在教学生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先后寻找多种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东西:工程队、鸭子、粽子、大饼等,最终终于让学生从新认识了数学:数学就是生活。
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领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原形,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