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明末清初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有:“生出无穷事,骗去许多银。” 银锭、元宝、银币,一直是我们过去的硬通货币。西班牙作为最早在南美发展殖民地的国家,在南美地区制造了双柱银元用于流通,明朝万历年间传入中国,最开始这些银元只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使用。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习惯称银元为大洋。
到清末,清政府跟外国的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清政府自己开始制造银元,民国时银元作为货币流通达到鼎盛,最为人们熟悉就是袁大头,也就是民国时期发行的刻印袁世凯头像的一圆银元,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1912至1927年间又发行了刻印孙中山半身像的一圆纪念币,又称孙小头。
那么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在今天能换多少人民币呢?对于这两个不同时期的货币的换算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不过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参照物来进行对比计算,不过这不是绝对准确的。而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货币是交换价值的一种形式。
大米作为生活刚需,它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都硬杠杠的,任何时候温饱都是第一需要,大米很适合作为参照物来计算到底怎么换算民国时的银元和今天的人民币。民国时,大米大概6-7分/kg,牛奶8分/瓶,猪肉2角/kg。普通人吃一顿饭也就是几分钱,达官贵人吃上一桌上好的酒席也花不了一块大洋。
现在在外面吃个快餐15-20元,两个人点三个菜随随便便就100多元了,下馆子吃得稍微好一点, 点个大菜的话少说也要花费300元以上。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物资匮乏,生活水平低下,人们平时难得吃上荤菜,碰到哪家哪户有喜事,经常“凑份子”喝酒吃席,一份子钱一般就是一斤或两斤猪肉钱。
现在农村经济差一点的地区凑份子一般60元左右,经济好一点地区100元,经济发达地区不在参考范围。在吃饭问题上,一块银元购买力折算到现在至少也有人民币200元左右吧。不同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大大不同,价值凝结的劳动也会不同。
不同时期的银元购买力也不一样,宣统年间最开始发行的银元“龙洋”价值高,民国刚开始发行银元购买力也很强,后期购买力下降了很多。到今天,银元又会因各种因素,收藏价值也大大不一样,比如一块袁大头武昌银元的收购价格就比一块袁大头普通银元的收购价格高出一倍还多。
我们还可以从人们的工资水平方面来参照折算。1917年刚入大学教书的胡适写信给家里报喜“适初入大学便得此数,不为不多矣”,每月280块大洋令他非常激动。当时普通教授每月180-280大洋,正教授300-400大洋。蔡元培作为北大校长,有600大洋。鲁迅在他的日记里记载他在北京的月薪大概200大洋,他的稿费很多。
1925年在北京西直门大街黄金地段,一套有40来间房的花园式的豪宅,大概5500大洋。北洋时期小学老师的工资就低多了,一般七八块,这还得是教育发达,经济好的地方,一般工人的工资也就10块大洋左右,工种好工价高一点也就25块大洋。学徒工就更惨了,一年到头可能就能得到几个大洋。一块大洋,对贫苦百姓来说还是一笔“巨资”。这样看起来,一块银元的购买力大概相当于现在人民币200-300元的样子。
1914年也就是民国三年,民国政府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一块银元总重七钱二分,89%为银,11%为铜。1钱为3.125g,目前银的价格大概6.33元/g,这样一块银元其中银含量折算的价格大约人民币130元。
其实这些仅仅供参考。物以稀为贵,银元退出流通后,他的价值跟它的收藏价值更加相关。就如前面提到的在北洋时不同时期的袁大头的购买力不一样,现在不同时期的袁大头的收购价格不一样,袁大头的折坏,磨损不一样,价格又有区别。
一块袁大头一般的收购价格在800-1000的样子,一些特别版本价格不一样,武昌版袁大头就比一般的贵一倍以上,它的收购价格至少在2000以上。现在家里有几块银元的,也是好好收藏起来,它的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还是挺高的,卖出去了就再也没有了。当然如果有一两袋银元,你可以考虑拿一些去换点人民币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