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的签订,与北宋的灭亡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
辽国萧太后、辽圣宗亲自率领大军南侵。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战事后,宋真宗派使臣与辽国签订了一份和约。和约规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宋朝每年送给辽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在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而且在寇准的力荐下,宋真宗不仅没有逃,反而到前线督战,这对一个胆小的人来说是有难度的,简直是赶鸭子上架。不过也正是有了皇帝的亲自督战,使得前线的士兵大为振奋,不仅力保澶州不失,反而在多次战役中取得了胜利,还射杀了辽朝统军萧挞凛,这让大辽大为震惊。
澶渊之盟的岁币与北宋的收入和军费相比的确是九牛一毛,还没到不能承受的地步,以宋的实力,击败还在鼎盛期的辽国困难很大。当时宋朝政府收入大概一个1.3亿,当时的辽国要求纳30万,并且当时还在各方边境开通商贸,有许多是回流到宋朝的,当时大概有十多万是流回到宋朝政府的,所以辽国只收到十几万,并且在当时观念里面这并不耻辱。
可惜的是盟约签订后大宋没有继续发现军事科技的动力只一心发展文化经济,导致后期军事一直处于弱势最后被灭国。其实如果北宋的经济与科技进一步发展,在火炮与城墙技术有巨大突破的话,没有燕云十六州也一样能抵御外敌入侵。
宋辽战争是北宋发起的,结局是灭了辽国的仆从国北汉,占了包括太原在内的大片领土。澶渊之盟结局是辽国放弃被北宋占领的雄州霸州两地,转为收北宋岁币,即北宋用钱换了领土。澶渊之盟包括寇准,杨延昭,萧太后在内所有人都犯了错,出现判断失误。就他们都认为王征十万天雄军会包抄辽国后路,然而只有宋真宗判断正确。王征不会来了,而事实也是,王征从头到尾没有出动,这个澶渊之盟,宋真宗是唯一脑子清醒的。
澶渊之盟包括寇准,杨延昭,萧太后在内所有人都犯了错,出现判断失误。就他们都认为王征十万天雄军会包抄辽国后路,然而只有宋真宗判断正确。王征不会来了,而事实也是,王征从头到尾没有出动,这个澶渊之盟,宋真宗是唯一脑子清醒的。
宋辽战争是北宋发起的,结局是灭了辽国的仆从国北汉,占了包括太原在内的大片领土。澶渊之盟结局是辽国放弃被北宋占领的雄州霸州两地,转为收北宋岁币,即北宋用钱换了领土。澶渊之盟包括寇准,杨延昭,萧太后在内所有人都犯了错,出现判断失误。就他们都认为王征十万天雄军会包抄辽国后路,然而只有宋真宗判断正确。王征不会来了,而事实也是,王征从头到尾没有出动,这个澶渊之盟,宋真宗是唯一脑子清醒的。
签订和约后,宋朝在军事上很吃亏的。基于对辽国的不信任,宋朝在辽宋边境依然要维持大量军队。然而由于和约的约束,宋朝为免给辽国开战的口实,无法像以前一样在边境加固关隘城池,只能多植树挖湖泊意图阻碍辽军,非常被动。
而且辽国也非常不老实,经常拿着开战威胁宋朝增加岁币。澶渊之盟是让宋辽两国百姓亨受了几十年太平日子,但几十年马放南山也致使两国军队变成了废材,最后同归于尽,被女真消灭,得不偿失。又过百余年,历史重演,宋金息兵,两国又被蒙古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