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宋战争的进程因为南宋末期的降将刘整,受到了哪些影响?
在蒙宋战争时期,南宋以半壁江山对抗已经征服了大半个世界的蒙古,面对蒙古人的强悍攻势,南宋硬是坚持了44年。
南宋的许多将领在城破之后,都采取了以身殉国的方式来坚守信仰。但是也不乏一些人,因为对南宋失去了希望,或者受到南宋朝中奸佞的排挤投降了蒙古。
从窝阔台到忽必烈时期,南宋都有武将投降蒙古。首先是窝阔台时期的南宋降将 , 这一时期投降 的往往是那些曾经的金国将领,他们在金亡以后不愿意投靠蒙古,而投靠到南宋后或许受到排挤,或许是觉得南宋不敌蒙古,就投降了蒙古。
蒙哥汗时期,因为主要进攻点都在南宋的川蜀一带,因此这个时期的的南宋降将 , 主要是驻守四川的将领。
而到了忽必烈南征时期 , 南宋降将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级别上 , 都大大超出了前两个时期。这是因为此时的忽必烈经过了五年的汗位争夺,已经巩固了地位,而且忽必烈本人比起之前的蒙古统治者,比较宽仁,而且接受汉化。因此,这一时期南宋降将增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随着战争的进行,蒙古已经夺取了南宋的襄樊,战线已经推动到两淮、东南沿海地区。因此,这一时期的南宋降将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两淮与四川地区。
蒙元统治者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统御手段 , 蒙军对这些降将加以很好地消化吸收 , 使得这些南宋降将原有的政治资源优势与军事信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降将刘整。
刘整本是金国将领,金亡以后投降了南宋,而且因其作战勇猛,被委以重任。但是却受到了排挤,因此投降了蒙古。以刘整为代表的南宋降将投降蒙古后 , 充当蒙元统一战争的马前卒和急先锋 , 尤其在其战略转变及其收功全胜的过程中 , 南宋降将的作用是十分重要和独特的。
因为这些人久居南宋军政要职 , 深知南宋军事防线的要害与关键 , 因此他们的建议往往都是致命性的。史书记载,刘整对宋朝沿江“上下数千里间,要害阨塞,深浅远近缓急之势,备御屯战之宜, 舟骑粮草之数,纤悉不遗。 ”
正是基于此,刘整向忽必烈进言:“宋主弱臣悖,立国一隅,今天启混一之机。臣愿效犬马劳,先攻襄阳,撤其扞蔽 ”、 “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圣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问, 而自弃正统邪 !”
正是刘整的这一建言,不仅最终坚定了忽必烈攻打宋朝的决心,而且更重要的是促使元军对其以往攻宋军事战略进行调整,制定了先取襄樊,实施中间突破、浮汉入江、直趋临安的方略。随即蒙军将主要兵力集中于一个战略重点:攻打襄阳。
刘整还指出,元军的弱点在于水战不及宋军,提出训练水军的建议。襄阳攻破后,刘整再次上奏, 指出“襄阳破,则临安摇矣。若将所练水军,乘胜长驱,长江必皆非宋所有 ”。
忽必烈肯定了刘整的献策 , 造船五千艘 , 训练水军 7万人 , 为成功平宋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