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的意思是什么?
《天龙八部》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这部小说从1963年9 月开始创作并连载于《明报》,至1966年5月完成。前后共有三版,在2005年第三版中经历6稿修订,结局改动较大。
这部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
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
创作背景
《天龙八部》从1963年开始创作,历时4年,至1966年完成(部分内容曾由倪匡代笔撰写)。故事背景设定在宋哲宗时期。金庸在《天龙八部》书前“释名”部分中说:“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书中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杜撰和改造。
在创作《天龙八部》时,金庸对民族矛盾及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有了新的思想认识和新的处理方式,即不再局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而是升华至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的考虑,更多的倾向于和平主义和民族的和睦与团结,从而超越了狭隘的民族矛盾,对战争与和平有了崭新的思考。
“天龙八部”在书当中用以指八种非人的神怪,包括天、龙、夜叉又、乾达婆、阿修罗、迎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迎。因为以天、龙为首,所以常称之为“天龙八部”,作者在开篇有过解释,它们虽是非人的神怪,却和人一起构成世间的众生,都是佛要渡化的对象。
作者以此作书名,是借它喻指世间的也是小说中的众多不同性格、不同经场、不同命运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