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有哪些,分别评价其正面意义和失败原因

 我来答
FOGGY金牛
推荐于2016-03-26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846
采纳率:65%
帮助的人:560万
展开全部
1.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
背景和主张: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结果:因清政府腐败、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
评价: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2.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和主张: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时发生分歧,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结果:由于外国阻挠,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力量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评价:洋务运动由于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学习西方,决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具体实践化。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举办新式学堂,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民主思想的传播;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农民阶级
背景和主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把革命推向深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争环境的紧张和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使这一方案没有真正实行过。
评价: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都是无法实施的,有空想性。
4.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
背景和主张: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这一思想的产生。主张君主立宪来救国,具体为:要求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实践效果: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政治运动到百日维新失败,说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其最大功绩在于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
评价: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因为它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也是爱国的,因为它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但是其思想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这必然导致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行维新变法主张依靠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失败是必然的。
5.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派)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
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其基本主张是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结果: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篡夺。
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6.资产阶级激进派
背景:辛亥革命前,维新派和革命派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领域推行尊孔复古逆流;一战期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主张方案为“民主"“科学"。具体为: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大力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和科学
墼餮魍薅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6-12-02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71%
帮助的人:1673万
展开全部
(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
①鸦片战争中抵抗派
中国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是林则徐;魏源在他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洋务派:代表人物:奕讠斤、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
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作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
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大,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
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想用“上帝”和绝对
平均主义的思想来拯救中国社会
②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来挽救中国民族的危机,其结果只能是在中
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3)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
台;民族危机的加重。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自上而下地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以挽救民族危机。
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作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
有爱国和进步作用,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4)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背景:国际(《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民族
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直接原因(四川保路运动)
代表人物: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
纲领:民族、民权、民主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经过: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民主革命团体的建立;革命思想的传
播;武昌起义;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功绩、败因(主观是
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客观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后又领
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一系列斗争,但终
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但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性质。辛亥革命的失败,
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5)新文化运动(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背景: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华,军阀混战)、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
一步发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尖锐冲突)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主张: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进行新文化运动
过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内容(前期四
提四反,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作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
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6)无产阶级
代表人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革命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创建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理
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建立农村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消灭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
中国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意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
被奴役的悲惨命运,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五、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
1、地主阶级
(1)新思潮的萌发
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 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地主阶级洋务派
以奕讠斤、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自强”“求富”向西方学习,维 护清王朝,客观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 辟了道路。
2、农民阶级
洪仁王干 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超越了农民阶级的思想局限。
3、资产阶级
(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专制(维护清王朝)、倡西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把西方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资产阶级激进派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 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道德和文化,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