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各自扮演什么角色,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好吗?
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在玩具店里撒泼打滚,一定要买新玩具。家里的玩具已经数不胜数,妈妈坚持立场不妥协,拒绝购买。而爸爸看到孩子可怜兮兮的样子,赶紧充当起了和事佬,“不就是一个玩具吗,宝宝不哭,爸爸给你买……”爸爸要求孩子写完作业再玩,而妈妈心疼孩子,“学了这么久了,休息一会,晚点写没关系……"现在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出现“一人唱白脸,一人唱红脸”的情况,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样一个有趣的“分工”,究竟是好是坏?父母双方教养意见不合,应该如何更高效地管教孩子呢?
教育孩子的迷思:“虎妈猫爸”还是“严父慈母”?
我的邻居小王,他们家的孩子是标准的“严父慈母”型管教方式。父亲的形象在孩子面前是极其权威的。有一次孩子玩完乐高后,没有及时收拾整理。爸爸下班回家一看,客厅的沙发上、地板上都是乐高积木块,于是把孩子喊来,严厉地批评教育了一通,还说如果以后继续乱丢积木,那么以后就再也不给买新玩具了。孩子一听,难过得哇哇大哭起来。妈妈一把搂过孩子,安慰道:没事没事,宝宝不哭啊,妈妈帮你一起收拾……父母相互配合,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更好?有一部分父母认为,家里父母双方一人扮演严厉的角色,另一人扮演慈爱的角色,教育效果更加立竿见影。孩子有惧怕的人,不至于像脱缰的野马,难以管教。
而另一个慈爱的人,可以在孩子受到责骂后加以安慰,让孩子还是感受到父母还是爱着他,为他好的,不至于留下责骂后的心理阴影。有界限的自由,需要“先严后宽”?还有一部分家长担心如果孩子从小的家庭环境氛围和管教方式太过于自由民主,孩子长大后岂不是更加无法无天、无法管教了?尤其在青春期的时候,孩子进入叛逆期,如果家里头没有一个可以“震慑”住孩子,给他做规矩的人,以后可能会麻烦多多。给予孩子有界限的自由,“先严后宽”,要比以后长大了再来严格要求孩子要容易地多。
在育儿孩子的路上,父母双方很难做到意见完全一致,但是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呈现出对立的“红白脸”,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把孩子当作一个教育的对象,在他们面前高姿态地合唱“红白戏”。我们应该了解到孩子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只要我们给予他们一定明确的规则、并给予环境多让孩子体验探索,他们就可以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做到心中有自由,而行为上有所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