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当老板,你会招什么样的人进入你的公司?
今晚,听了同 读 书院+高+鸿+鹏老师在网上给想创业的年青人聊创业之道,很受启发。
虽然我没有创业的打算,但很喜欢听高老师讲课。他具有丰富的学识和实践经验,他的理念和观念,常刷新我的认知。
高老师有专门的创业和管理常识讲座,今天只是预热,倾听大家的困惑。我把其中的一点收获分享给大家。
高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小企业招人的底线是什么?大家的回答各不相同,我也犹豫,是不是要选择价值观一致的人?
老师说,中小企业的老板,在招人的时候一般会犯四个错误。一是要招人品好的,二是要招德才兼备的,三是招能力欠,但认为可以慢慢培养的,四是招好人,认为好人就能干好工作。
为什么这是错误的呢,
首先,德才兼备在招人的时候用不上。它指的是高手,只有一流人才,品德才很重要。
所以,公司招人的底线是:能力。
有能力,有经验,优先。
有能力,无经验,培养。
能力不行,有经验,不用。
能力不行,没经验,不用。
其次,招一个好人,没有能力,给公司带不来效益,也会让老板陷于被动。公司不是培训学校,好人,有可能还培养不出来。
一个人的能力,包含理解能力(看的懂、听的懂,有学习思考能力),社交能力(销售或处理冲突的能力),管理能力(包含自我管理能力。考不上大学,证明自我能力不行),职业能力(专业技术)、创造力。
这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想到,要在社会上立足,被公司录用,就要看自己能解决什么问题,能创造什么价值,有没有以上五种能力。如果有不足,不妨从现在开始,用3-5年的时间,回炉再造。提升能力才是王道。
最近一位朋友的孩子研究生毕业,要找工作,学的是国际会计专业,但是他没有考到相应的证书。据家长说,这种证书比较难考,所以孩子就没参加。并说,有个同学考过了,得到了500强的签约。
我问,那有没有想去外地应聘的打算?他说家里商量了,就想进学校或研究所一类的事业单位,图个稳当,离家近,工资低点也没关系。
联想今天老师讲到中小企业招人的底线,时代在发展,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像过去了,更多的是要凭本事吃饭了。即使凭关系进了好单位,工作拿不下,个人也会很痛苦。如果能早点儿把证书拿到,或去社会上闯荡,多学一点,或许未来的路会更宽广。
过去我们所受的家庭教育,强调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这个标准太笼统了。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指导和教育下一代,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而不仅仅是老实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