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 我来答
抛下思念17
2022-07-04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736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39.3万
展开全部
        《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中阐述了具体要求,提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关键在于教师。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从小培养学生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开拓创新思维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所在。

        一、创设情境,营造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境: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符合教师的思路时,老师马上让另一名学生回答或干脆自己说出答案。这样处理不但会对前一名同学的积极性造成挫伤,更重要会形成一种比较紧张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回答不正确,老师作以必要的引导或者请同学们帮助一下,这样使学生既不失面子又培养了互相帮助、克服困难的精神。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如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一些简单激励的语言“你讲得真好、你真聪明”等尊重,期盼的语言,不仅能增强学习气氛,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要鼓励学生敢于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开展相互间的争论,允许保留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中 自发地展开讨论,这样不仅对知识理解更加透彻,同时又激活学生的思维,创新思维也应用而生。

二、激起好奇心,优化新课导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的萌芽。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好奇”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创新去发现真理、获得真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构建研究科学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可见,根据教材特点,巧妙导入新课尤为重要。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教师说:“过去都是老师们考你们,今天同学们考考老师”请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老师都能判断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同学们怀着一种好奇心理,鼓足勇气说了几个很大的数让我判断。我很快说出答案,接着我让同学们笔算检验老师说的对不对。同学们非常好奇:“老师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以寻求答案,学生们会想出这样或那样的结果。适当的时候,老师要求学生把每个能被3整除的数中各个数位上数字和是3+1+5=9,“9能被3整除,那么315就能被3整除。”啊!原来是这样,这时的学生会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他们感到轻松愉快的时候,老师点名课,导入新课,唤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既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得到的数学知识,是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的。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养成主动去探究的专研精神,其创新意识得以发挥。

三、交流合作,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课堂中组织学生讨论,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他们之间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供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组织学生讨论,开展合作探究,调动不同类型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不同类型学生的特长,使他们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课堂组织讨论要运用恰当,把握时机。

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大胆探求获取新知,淡化课堂教师角色的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培养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优化练习,开创思维空间,培养创新意识

在课堂练习设计时,基本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还应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思维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交流机会。对于一个问题,所求答案与他人有不同想法、不同表现,这就是创新意识的初步体现。

例如对待一题多变的训练和一题多解的训练,教师不要盲目评定某种方法的优势,而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水平出发,让学生自由取舍,择取适合自己的最优方法。

五、指导学生求异,增强创新意识

由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较丰富,信息呈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并具有可选择性,这就解决问题可以有多样化的方法,答案也不是唯一的。由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进一步探索,其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教学分数方法解决这类应用题后,我并不满足只用这一种方法来解决这类应用题,而是指导学生试着用其他方法来解决它。结果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又分别想出了用求“份数”的方法和用“方程方法”来解决这类应用题。而这两种方法在解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中又十分有效。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大胆“求异”。学生的想法多种多样,只要他们能说出理由就行。学生通过这样探索的学习方式,发展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六、引导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幻想是创新意识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史上的许多事物的过去和今天都表明,“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运用掌握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养成求异创新的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给他们创新机会、创造空间、循循善诱使之开拓进取。所以,教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来带动学生,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一代创新人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