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师生关系应是互相成就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
我的读者里有一个衡水中学的老师,前些天他看了我的文章,给我留言,昨天又申请加了我的微信。
说实话,这多少让我有点受宠若惊。鼎鼎有名的衡水中学,我实在是慕名已久。
我和他聊天,提到衡水中学的学生,他非常满意。
他问了我两个问题:一份试卷发下去,全班都是满分,你知道做老师的是一种什么感觉吗?
还有面对一个全班都是清北学生的班级上课,老师是什么感觉?
上帝,太凡尔赛了。教书育人20多年,我还从没带出过一个清北的学生,我如何能想到全班都是清北生是什么感觉?
不过,能上这样的班级,老师一定会每天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钻研知识,这对老师来说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果然,他提到他作为一个物理老师,常常被问到课本里面所提到的科学家们的成就,他不得不每个月买十几本书疯狂阅读,以应对学生的提问。
他甚至被学生科普过北斗七星的知识,美国的宪法等等。
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听得都有些瑟瑟发抖。作为语文老师,如果要能在衡水中学站稳脚跟,必然更需要非常非常广博的知识,要求太高,实在让人有些惧怕。
然而,对那样的学习氛围,我却又很是向往。优秀的老师指导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又逼着老师成长。
彼此成就,彼此成长,世界上最好的师生关系莫过于如此了吧。
2、
《孟子-尽心上》有言: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此为君子之乐也。
也就是说,在先贤眼里,得英才而教之是件快乐的事情。
何为英才?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有杰出才智的人。
教有杰出才智的人为什么会更加快乐?我以为就在于可以彼此成就。
英才较之普通人更加聪明,对所传授的知识接受得更快,而英才能发现的问题往往也会比普通人更深。
那么,他提出问题,与老师探讨的过程,老师肯定也会有所获,因而彼此都能得到成长。
相反,相对平庸的孩子提出的问题,老师轻松就能够解决,缺少了去深入钻研的机会,自然也缺少了成长的机会。
当然有人会说,如果老师要成长,自己也可以深入去钻研啊。
自然是可以的,但缺少了被步步紧逼的紧迫感,懈怠感也就随之而生,没有超级强大的自律是做不到自己去深入钻研的。
如一个五流学校的老师,每天上课提问,无论问题是来自于课本,还是来自于从前学过的内容,甚至可以回溯到小学,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知道,不懂。
老师心里估计是拔凉拔凉的,即便一开始有想要深入钻研的心,可钻研了又如何呢?学生所需的不过是最浅显的,深入钻研不过是白费心力罢了。
长此以往,大概率也就得过且过了吧。
所以说,最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互相成就,老师指导学生,学生能够有所收获,同时,学生也倒逼老师成长。如此甚好!
我的读者里有一个衡水中学的老师,前些天他看了我的文章,给我留言,昨天又申请加了我的微信。
说实话,这多少让我有点受宠若惊。鼎鼎有名的衡水中学,我实在是慕名已久。
我和他聊天,提到衡水中学的学生,他非常满意。
他问了我两个问题:一份试卷发下去,全班都是满分,你知道做老师的是一种什么感觉吗?
还有面对一个全班都是清北学生的班级上课,老师是什么感觉?
上帝,太凡尔赛了。教书育人20多年,我还从没带出过一个清北的学生,我如何能想到全班都是清北生是什么感觉?
不过,能上这样的班级,老师一定会每天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钻研知识,这对老师来说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果然,他提到他作为一个物理老师,常常被问到课本里面所提到的科学家们的成就,他不得不每个月买十几本书疯狂阅读,以应对学生的提问。
他甚至被学生科普过北斗七星的知识,美国的宪法等等。
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听得都有些瑟瑟发抖。作为语文老师,如果要能在衡水中学站稳脚跟,必然更需要非常非常广博的知识,要求太高,实在让人有些惧怕。
然而,对那样的学习氛围,我却又很是向往。优秀的老师指导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又逼着老师成长。
彼此成就,彼此成长,世界上最好的师生关系莫过于如此了吧。
2、
《孟子-尽心上》有言: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此为君子之乐也。
也就是说,在先贤眼里,得英才而教之是件快乐的事情。
何为英才?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有杰出才智的人。
教有杰出才智的人为什么会更加快乐?我以为就在于可以彼此成就。
英才较之普通人更加聪明,对所传授的知识接受得更快,而英才能发现的问题往往也会比普通人更深。
那么,他提出问题,与老师探讨的过程,老师肯定也会有所获,因而彼此都能得到成长。
相反,相对平庸的孩子提出的问题,老师轻松就能够解决,缺少了去深入钻研的机会,自然也缺少了成长的机会。
当然有人会说,如果老师要成长,自己也可以深入去钻研啊。
自然是可以的,但缺少了被步步紧逼的紧迫感,懈怠感也就随之而生,没有超级强大的自律是做不到自己去深入钻研的。
如一个五流学校的老师,每天上课提问,无论问题是来自于课本,还是来自于从前学过的内容,甚至可以回溯到小学,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知道,不懂。
老师心里估计是拔凉拔凉的,即便一开始有想要深入钻研的心,可钻研了又如何呢?学生所需的不过是最浅显的,深入钻研不过是白费心力罢了。
长此以往,大概率也就得过且过了吧。
所以说,最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互相成就,老师指导学生,学生能够有所收获,同时,学生也倒逼老师成长。如此甚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