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表现洞庭湖美景的诗句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 关于洞庭湖美景的诗句
关于洞庭湖美景的诗句 1.描写洞庭湖风光的诗句
一、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刘禹锡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二、风波不动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洞庭诗》雍陶
湘山的倒影向天连,碧水山色啊掩映天。或许湘君前来梳洗,君山望镜自照面颜。
三、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洞庭秋月行》刘禹锡
秋夜,月亮在洞庭湖心生起,万顷微波泛起,好似熔炼黄金。
四、以上诗句均赞美了洞庭湖美丽的景色。
2.描写“洞庭湖美景”的诗句是哪些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出自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释义:在洞庭湖的这一边王者楚江水的分离,水的尽头天的尽头都看不到云彩。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出自雍陶《题君山》释义:湖庭湖水波平浪静,君山凝重的山影倒映在湖底。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出自杜甫《登岳阳楼》释义: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出自韩愈《登岳阳楼》释义:洞庭湖九州之间,有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往北注入什么奔放。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释义:巴陵胜状,全集中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群山,吞吐着长江流水,水势浩浩荡荡,宽阔得无边无际。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出自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释义: 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乎与四岸齐平,无崖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自刘禹锡《望洞庭》释义: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出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释义:庭湖边静立着的纤草,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一、洞庭湖[dòng tíng hú] 的由来:洞庭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长江侧畔造就了一片天水相连、风光无限的湖泊,古人又用自己的智慧,为之创造了一个优美动听而又颇具神奇色彩的名字———洞庭湖。 “洞庭”一词,始见于《楚辞》。
屈原在他的诗篇中多次提到“洞庭”。如:《九歌·湘君》中有“驾飞龙兮北征,?吾道兮洞庭”。
意思是:驾上龙舟,渐渐向北归去,弯弯绕绕,徐徐来到洞庭。
3.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完整诗句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译文: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2、“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译文: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扩展资料
1、《岳阳楼记》作品概述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
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
《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2、《岳阳楼记》写景特点
第一是写景色能够利用典型的鲜明形象,以造成逼真的境界。我们念“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这一节文字,就会有天昏地暗、阴风惨惨的感觉;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这一节文字,就会有春光明媚、万物欢欣的感觉。这就是因为,作者写出的一些事物,都是有代表性的,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
客观世界的任何景象,都是复杂的因素集合而成的。描写一种景象。客观世界的任何景象,都是复杂的因素集合而成的。描写一种景象,不可能把一切组成部分都写下来。所以要眼光敏锐,选择代表性的,点染一笔两笔,使景色活现在读者眼前。《岳阳楼记》描写景物,正是用的这种手法。
第二是能够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文章里描写景物,象画画一样,一草一木都要有作用。作者在这里想说明的是触景生情的情况,自然更不能脱离人物的心情而刻板地描写。
这就是说,要选择适当的景物,使景里隐含着情,读者读的时候,看的是景物,心情却随着动荡,或者分不出什么是景什么是情。在这方面,作者是费了相当的功夫的。
第三是用对比来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在文章里用对比来加强表达力量,这在我国是个常用的修辞方法。写天气,一方面是晴,一方面是阴,写湖面,一方面是“浊浪排空”,一方面是“波澜不惊”;写人物活动,一方面是“商旅不行”,一方面是“渔歌互答”。
这样互相对照,悲的就更显得可悲,喜的就更显得可喜了。
4.描写洞庭湖景色的诗句
《望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诗句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咸阳值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全文诗句如下: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翻译】
咸阳桥上细雨绵绵,像巨大的窗帘悬挂在天空,透过迷茫的雨帘可以看到江上的钓鱼船。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连那雨后的云彩也会飘到岳阳城的天。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说。其全文诗句如下: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翻译】
在巴陵放眼远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见君山孤零零地飘浮在水上。我和你分别后就像难和神仙相遇一样,怀念的心绪如同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远深长。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翻译】
铲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让湘水畅快地四处流淌。这浩瀚的湖水像是无尽的美酒,让我们开怀畅饮,醉倒在这洞庭秋色中。
《赠少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翻译】
江湖漂泊,与君相逢叹晚,却苦离恨太多,黄叶飘飘,洞庭风起,心海涌波。知音酒不醉,夜别淮阴,祝君成功如韩信,月照高楼,心绪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风歌》。
5.写洞庭湖美景的诗句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韩愈《登岳阳楼》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雍陶《题君山》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章丞相》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关于洞庭湖美景的诗句 1.描写洞庭湖风光的诗句
一、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刘禹锡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二、风波不动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洞庭诗》雍陶
湘山的倒影向天连,碧水山色啊掩映天。或许湘君前来梳洗,君山望镜自照面颜。
三、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洞庭秋月行》刘禹锡
秋夜,月亮在洞庭湖心生起,万顷微波泛起,好似熔炼黄金。
四、以上诗句均赞美了洞庭湖美丽的景色。
2.描写“洞庭湖美景”的诗句是哪些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出自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释义:在洞庭湖的这一边王者楚江水的分离,水的尽头天的尽头都看不到云彩。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出自雍陶《题君山》释义:湖庭湖水波平浪静,君山凝重的山影倒映在湖底。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出自杜甫《登岳阳楼》释义: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出自韩愈《登岳阳楼》释义:洞庭湖九州之间,有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往北注入什么奔放。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释义:巴陵胜状,全集中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群山,吞吐着长江流水,水势浩浩荡荡,宽阔得无边无际。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出自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释义: 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乎与四岸齐平,无崖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自刘禹锡《望洞庭》释义: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出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释义:庭湖边静立着的纤草,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一、洞庭湖[dòng tíng hú] 的由来:洞庭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长江侧畔造就了一片天水相连、风光无限的湖泊,古人又用自己的智慧,为之创造了一个优美动听而又颇具神奇色彩的名字———洞庭湖。 “洞庭”一词,始见于《楚辞》。
屈原在他的诗篇中多次提到“洞庭”。如:《九歌·湘君》中有“驾飞龙兮北征,?吾道兮洞庭”。
意思是:驾上龙舟,渐渐向北归去,弯弯绕绕,徐徐来到洞庭。
3.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完整诗句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译文: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2、“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译文: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扩展资料
1、《岳阳楼记》作品概述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
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
《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2、《岳阳楼记》写景特点
第一是写景色能够利用典型的鲜明形象,以造成逼真的境界。我们念“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这一节文字,就会有天昏地暗、阴风惨惨的感觉;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这一节文字,就会有春光明媚、万物欢欣的感觉。这就是因为,作者写出的一些事物,都是有代表性的,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
客观世界的任何景象,都是复杂的因素集合而成的。描写一种景象。客观世界的任何景象,都是复杂的因素集合而成的。描写一种景象,不可能把一切组成部分都写下来。所以要眼光敏锐,选择代表性的,点染一笔两笔,使景色活现在读者眼前。《岳阳楼记》描写景物,正是用的这种手法。
第二是能够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文章里描写景物,象画画一样,一草一木都要有作用。作者在这里想说明的是触景生情的情况,自然更不能脱离人物的心情而刻板地描写。
这就是说,要选择适当的景物,使景里隐含着情,读者读的时候,看的是景物,心情却随着动荡,或者分不出什么是景什么是情。在这方面,作者是费了相当的功夫的。
第三是用对比来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在文章里用对比来加强表达力量,这在我国是个常用的修辞方法。写天气,一方面是晴,一方面是阴,写湖面,一方面是“浊浪排空”,一方面是“波澜不惊”;写人物活动,一方面是“商旅不行”,一方面是“渔歌互答”。
这样互相对照,悲的就更显得可悲,喜的就更显得可喜了。
4.描写洞庭湖景色的诗句
《望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诗句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咸阳值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全文诗句如下: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翻译】
咸阳桥上细雨绵绵,像巨大的窗帘悬挂在天空,透过迷茫的雨帘可以看到江上的钓鱼船。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连那雨后的云彩也会飘到岳阳城的天。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说。其全文诗句如下: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翻译】
在巴陵放眼远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见君山孤零零地飘浮在水上。我和你分别后就像难和神仙相遇一样,怀念的心绪如同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远深长。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翻译】
铲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让湘水畅快地四处流淌。这浩瀚的湖水像是无尽的美酒,让我们开怀畅饮,醉倒在这洞庭秋色中。
《赠少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翻译】
江湖漂泊,与君相逢叹晚,却苦离恨太多,黄叶飘飘,洞庭风起,心海涌波。知音酒不醉,夜别淮阴,祝君成功如韩信,月照高楼,心绪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风歌》。
5.写洞庭湖美景的诗句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韩愈《登岳阳楼》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雍陶《题君山》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章丞相》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