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话之父是谁?
郑渊洁(1955年6月15日-),中国大陆作家、慈善家,有“童话大王”之称。
郑渊洁被世界第一认证认证为世界上一个人写童话月刊时间最长、世界上一个人写一本月刊发行量最大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其笔下的知名人物有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大灰狼罗克等,代表作有《皮皮鲁外传》、《鲁西西外传》、《旗旗号巡洋舰》、《舒克贝塔历险记》等。
经历:
1955年6月15日,郑渊洁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1961年随父母迁入北京。曾就读于北京市马甸小学(现改名为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196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1969年11月至1970年12月随父母下放至河南省遂平县国防科委五七干校(“938”部队)劳动。在由下放劳动人员组成的五七干校临时学校就读初中。由于上课玩拉炮而再次失去在校学习机会。由其父亲郑洪升督导在家自学。
1970年至1976年,分别在江西和福建的空军部队服兵役,任地勤兵。
1976年复员后,在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当工人,负责看管工厂的水泵。
创作风格受张天翼的影响比较大。先后创作过诗、歌词、小说、科幻小说、童话等文学体裁。1979年9月15日,在《儿童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童话《黑黑在诚实岛》。先后在《中国盲童文学》、《儿童文学》等杂志社当编辑,还参与创办了《东方少年》、《大灰狼画报》、《中国盲童文学》三本杂志。
1985年创办《童话大王》月刊,专门刊登郑渊洁一个人的作品。1988年最高时发行量超过每月100万册。郑渊洁作品仅正版总印数逾亿册。据《中华读书报》报道,中国大陆盗版郑渊洁作品非法获利就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
1990年4月4日由台湾牛顿出版公司在台湾代理出版《童话大王~郑渊洁作品月刊》,一共发行了60期。
1994年在经历了一次未遂的“封笔”计划后,郑渊洁应读者强烈要求,继续童话创作。从这年起,郑渊洁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隐居”状态,潜心创作,其文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2年1月起,中国大陆版《童话大王》暂停刊登新作,《鬼车》在《童话大王》上停止连载,而长篇小说《仇象》更是未刊登。
这三件事引起很多读者的不满。不过郑渊洁也在多种场合表示这样并非出于自愿。自2004年7月起,《童话大王》重新刊登郑渊洁新作,但仍没刊登于在2002年停止连载的《鬼车》。后《鬼车》作为单行本得以发行。
2005年10月号的《皮皮鲁》画册开始连载《仇象》,但一些人就郑渊洁在新浪网发表的一些言论进行批评,认为郑渊洁在《皮皮鲁》画册这种儿童刊物上登载不适合少年儿童看的内容会影响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郑渊洁决定暂时停止《仇象》在《皮皮鲁》画册上的连载,停止本来准备出版的长篇小说《谜图》《反动人》《压哨球》《空镜头》等。
2004年受两位从外地赴京寻他并成功相见的书迷影响,郑渊洁结束了长达十年的“隐居”状态,频频参与社会活动。他开始参加电视台节目录制。
包括人物访谈、厨艺等节目。与此同时,郑渊洁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开了“郑氏胡说”的节目。
这是《童话大王》的电视版,与文本相比,更具现代气息。从第8集开始不再在网上播放视频,仅在《皮皮鲁画册》上刊载文字版。后又与长影集团合作,制作了专为电视播放的《郑氏胡说》节目。此节目在自2006年7月2日起,在吉林电视台长影频道及中国多家电视台同步播出。
创作特点
1、批判教育制度
在郑渊洁的童话中,对教育制度的批判入木三分。从古至今,中国教育理念中,应试教育特别突出,渗透着的“学而优则仕”的实用功利观念,把教育与考试相结合,忽略了儿童的天性。
在郑渊洁的童话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差生形象,以提出“谁知道一个差生内心的疼痛,谁又关心过他们的成长?”这样的问题。
郑渊洁的童话写出了差生的心声,为所谓的差生正名,呼吁找回儿童天性,倡导顺应和发展儿童内心沉睡已久的自我意识,并保护每一个儿童应有的自尊心和独特人格的声音。
2、批判社会现实
身为成人的郑渊洁站在儿童天性的角度来向成人世界发出抗议之声。他对于压抑人性、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以及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永远保持着批判态度。在郑渊洁的童话作品中,读者几乎能时时处处地感觉到他对现实社会的叛逆与不满。
3、人文气息
郑渊洁珍视普通人的感情,认为是最善良最纯洁的情感,关注普通人的苦难与痛苦,并给予他们关怀。他是普通百姓的代言人,替他们说着心理话,并为他们安排一个令人欣然接受的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