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哪里?
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如下: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译文: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对于我的国家了,总算尽心了。河内一带遇到饥荒,我就迁移那里的老百姓到河东一带居住,又搬运那里的粮食到河内来;河东遇到饥荒,我也用同样的办法。我看邻国的政府,都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但相邻各国的百姓没见减少,我国的百姓没见增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王好战,请允许我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一次两国交战,两军士兵的刀枪一接触,丢盔弃甲拖着军队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之后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之后停下来。以五十步笑百步,那怎么样?”
梁惠王对孟子说:“不可,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嘛。”
孟子说:“你如果知道这,那就不要盼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增多。”
五十步笑百步成语寓意
梁惠王对自己迁灾民和运粮救灾的“善政”很得意,然而在孟子看来,这只能说明他的做法比邻国国君好一点,因为这样做只是补救的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使百姓富足起来。因此,魏国远没有像梁惠王以为的那样好,能够吸引别国的百姓蜂拥而至。梁惠王认为自己比其他国君更好,这样的认识和梁惠王自己所否定的五十步笑百步是很相似的。
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嘲笑后退了一百步的人,虽然数量不同、程度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逃跑。这则成语也讽刺了一种现象:某些人在对别人的痛疽溃疡讽怨呵责的时候,却对自己的毛病视若无睹,毫无觉悟,用“五十步笑百步”的做法为自己掩饰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事物表象,而藏在表象之后决定着事物本质的属性,往往容易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