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

 我来答
学海语言教育
2022-07-27 · TA获得超过556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90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5万
展开全部

  导语: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教学要立足实效性、侧重互动性、体现过程性。在新课程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如何打造高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是广大位教师一直探讨的热点话题。

  如何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导入语不仅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语。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知识。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要把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开场白中迅速定向,进入对教材重点的探求。

  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中,教师教学如何测量圆的周长这一环节时,传统教学往往是这样处理的:先由教师演示测量圆的周长,而后学生模仿进行。这样设计,似乎学生也有了动手参与的机会,但是,这样模仿参与只是走过场式的学习,既不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不能发展他们独立思维的能力。当教师的话语像淙淙的小溪一样流进学生心田的时候,就会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鼓起他们学习的风帆。

  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的新教材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为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要素。

  因此,我们应当改变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这样,教师不但要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更要将课内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有效地延续到课后,以促进其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数学知识散发出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之中。

  应当注意的是,学生自主参与的方法虽然显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一堂课中,各种自主参与的方法又不是绝对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教师应根据知识类型与课堂教学结构的不同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和掌握各种自主学习的方法,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教师就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教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四、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适当地分解知识的难点、合理地划分课堂教学的层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只有艰辛的探索攀登,才会有成功的乐趣。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应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动口数、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而且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时,学生初学几何,引辅助线对学生来说是个难题。为此,教师在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在课上让学生把其中三个角涂不同颜色,然后剪下来拼在一起,问学生有几种拼法,通过拼凑发现辅助线的四种引法并总结出最少要作一边的平行线。这样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寻求解题规律,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注重练习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传统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熟练的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还应当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

  1. 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2. 设计开放题,例如:“比较大小:5a与3a”,就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以上两种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立体思维选择信息,全方位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这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使学生没能完全正确地解答出来,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去编设习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总之,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巧妙导入,以趣激之,学生则乐在开头;创设情境,点缀趣味,学生则乐在其中;引导探索,深入浅出,学生则乐在其后。善教者,能使学生脸上有笑、心中有乐。课堂上生动活泼、高潮迭起、情趣盎然。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方式也远不止以上所述,它需要教师努力探索,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带着积极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钻研教材、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