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有哪些传统习俗

 我来答
641038654

2022-03-04 · TA获得超过10.9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7.1万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7492万
展开全部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元宵和汤圆的一大不同,在于元宵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

  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匿名用户

2022-03-03
展开全部

正月十五的风俗有吃“元宵”、猜灯谜、观花灯等等,部分地区还会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形成极具当地特色的元宵习俗,其中包括了“走百病”、“踩高跷”、“迎紫姑”等等。

 正月十五一般指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的风俗有吃“元宵”、猜灯谜、观花灯等等,部分地区还会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形成极具当地特色的元宵习俗,其中包括了“走百病”、“踩高跷”、“迎紫姑”等等。

 

传统习俗中的“吃元宵”,即是正月十五吃汤圆,这一传统习俗已是历史悠久,发展至今,汤圆的样式多种多样,口味也是百花齐放,但不变的是那份代表着团圆的美好祝愿。

 

“观花灯”其实不难理解,就是元宵节当天晚上,会出现满街嘹亮的灯笼、花灯,大部分人们都会上街游玩,在观赏花灯的同时,还能顺便“猜灯谜”,灯谜就是将谜语写在灯上,过往的人们可以任意挑选灯谜来回答。而大部分的谜底,都是着眼于文字意义,例如一个字、一句诗、一个名称等等;“猜灯谜”是古时独创的传统艺术,延续至今,每逢元宵佳节,全国各地都会举行灯谜活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你知道吗Iknow

2022-01-26 · 你不知道的,这里都知道
你知道吗Iknow
采纳数:14 获赞数:1634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在这天的习俗有吃元宵、上元祈福、送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走百病、逐鼠、踩高跷、祭门、祭户等习俗。
1.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
2.上元祈福,元月十五是上元佳节,也是天官大帝的诞辰,民间说这一天是三界公生,各民家及寺庙都在凌晨举行盛大的仪式加以庆祝祈福求好运。
3.送花灯,元宵节又称灯节,灯与丁谐音,因此迎花灯有求子添丁的意义。
4.猜灯谜。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灯上,让人一面赏灯,一面猜谜。
5.舞龙舞狮,元宵节时全国各地都有龙灯,龙灯表演时,由龙头追逐龙珠而起舞,姿态优美,俗称“弄龙”。
6.“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
7.逐鼠。养蚕人会熬粥放到老鼠出没的地方,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8.踩高跷。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
9.“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用心帮助他人
高能答主

2022-03-02 · 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好帮手
用心帮助他人
采纳数:178438 获赞数:34525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正月十五有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走百病、舞狮子、逐鼠、迎紫姑、送灯等习俗。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吃元宵:

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走百病:“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逐鼠: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对养蚕人家所说的。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

送灯:

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f1ec8c5
高能答主

2022-03-03 · 答题姿势总跟别人不同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834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264万
展开全部

正月十五的习俗

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

1.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但都象征团团圆圆的意思。

  

2.闹花灯:元宵节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

  

3.猜灯谜: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耍龙灯: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舞龙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

 

 

5.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6.舞狮子: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7.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划旱船也称跑旱船,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