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奴隶

 我来答
我的骄傲1718
2022-06-06 · TA获得超过733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0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38万
展开全部
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但是不可能都是好听的声音,也会有不好听的,语言都是双面性的。其实我现在都不会被别人的话刺激,情绪波动几乎都很少了。关键在于自我怎么界定。听到不中听的话,有四种选择。

一:责备自己:通常这种现象应该是最多的,当别人说你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你就会深刻的检讨自己。是我做错了,没有考虑好别人,是我太自私了。

二:指责他人:有些人并不会这样觉得,反而当你说他做错了的时候,他会反驳你,觉得是你有问题。你才自私自利。

三: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种感觉的也很多,就是老是自己一颗心扑在别人身上,全身心的投入。以老师的身份去帮助别人,但也不知道别人需不需要。我们很看重被信任和认可,没让对方满足到需求,我们就会憋出内伤。

四: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也许对方需要的并不是我们所想的,他也许需要更多的是我们的关心和理解。通过对他充分的了解,他的需要,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需要。对于妇女来说,尤其如此。长期以来,妇女的形象和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这是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现在社会都提倡正能量,都是要积极向上的心态,锻炼出抗压能力的本领,这背后的心酸苦楚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关心。大家眼里只看得到你的成功,很少有人问你这一路走来累不累,辛苦不辛苦,身上受了多少伤,流了多少血汗水换来的。

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传统文化,吃苦是好的品质。再苦再累,都要咽在心里。特别是男孩子,男儿有泪不轻弹。就理解成男性流泪就是软弱的表现。这句话只是表达一种坚强的勇气,并没有要剥夺你的一种情绪出口。经常听老人说不要喊苦,不要喊累,都是这样过来的。

我们压抑了太多的痛苦在心里,难以承受的痛苦是别人无法预料的。常年以来以训练式的口吻,早已磨炼出来你的忍耐力,你也习惯了只要他们开心就好。早就忘记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哪怕是大声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力,都已经丧失了。

尤其是对女人来讲,好像你生来就是这个命。你十月怀胎到生育分娩,为了孩子,甚至会丢掉饭碗。一心在家带孩子。操持家务,照顾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

这对女性来说,已经牺牲了全部。但在家庭的眼中,觉得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女人不都是这样吗?并没有看到你为家付出了多少。反而认为你是矫情。

为什么很多女性会得忧郁症?就是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整个人的情感会很敏感。心理加上生理双重的打击, 她是难以承受重创,这种痛苦真的是无法想象,

庆幸的是自己没有遭遇这么多的坎坷,所谓女人就必须要牺牲自己成全“大家”吗?至少在我身上不会发生。只是身边这样的案例无数,看得太多了,都是源于家庭忽视她们的感受,而造成悲痛欲绝。

也许她们有强烈的表达自己的感受,然而并没有得到家人的重视和关爱。听到这些我都感到惋惜,悲痛不已。

从情感的奴隶到生活的主人。马歇尔博士说,大多数人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

以前在工作的时候,对这点我特别的有感触。当你看到同事脸色不好或不开心,你就会想着她今天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还是说我今天哪里没有做好惹到她了。总觉得自己有责任要做点什么,这个时候,就特别容易把同事看作是负担,我的心里就会很累。显然,就会伤害到彼此的关系。

在家庭中,如果看到爸爸妈妈心情不好,两个人吵架了,你也会坐立不安。你会觉得他们吵架,都是因为我做的不够好。这个时候,连呼吸都是错的。你就会想要逃离他们,找个无人的地方,大声呐喊释放心里的压力。

(二)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

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如果别人感到不安,我们可以认真地倾听,但无须责备自己。

一味的隐忍小心翼翼,讨好别人服从安排,想到这日子过得这么憋屈。终究会有爆发的那一天。你会变得“面目可憎”,惊恐万分。

我为什么要容忍你对我指手画脚,你不开心,我就要不开心。我天天都要围绕着你的心情来过日子。你自己没有跟客户处理好关系,还怪我超越了你,凭什么?

我就要做我自己,就因为担心你心里不舒服,我把我的锋芒藏起来,可换来的是你的一味的盛气凌人,我不反击还真的是成了你手上的软柿子,任你揉捏。

我不,我不,我要把最好的自己,展示在你们的面前,让你们再也不敢小瞧我,无视我的存在。我早就远远的超过了你,只是你把我的仁慈当做理所当然而已。

(三)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

我除了在职场上,喜欢做老好人。在生活中也是一样。在生活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和惭愧,相对来说是快乐的行为。

生活的主人相比职场上的主人容易多了,也简单多了。在生活中,我没有什么过多的不愉快,也没有觉得憋屈或不开心,更没有什么难言之隐和不敢说出来,不好说出来的话。

从来都是有商有量,有话一起探讨。在家庭这一块儿,我都是游刃有余,家里的人都很尊重我。基本上都是我做主,生活上我做到了真正生活的主人。

感谢浅浅老师指引我读《非暴力沟通》,我也不知道自己读的写的,是不是读书笔记。哪怕是一些心得体会也挺好的,一次比一次能够记住书中的观念了,这就是最大的收获了。

小结:

1: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2:听到不中听的话,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3:对于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应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4: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揭示个人需要。尤其对女性的形象,常常和无私奉献联系在一起。

5:成长会经历的三个阶段:

1)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

2)“面目可憎”时期——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3)生活的主人——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需要。

本章节《非暴力沟通》第五章:感受的根源。

下期继续分享。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