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心理舒适区”

 我来答
情感解说家17
2022-06-28 · TA获得超过712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76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72万
展开全部
        最开始接触到这个词语,是在学习《刻意练习》的时候:“对于任何类型的联系,这是一个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 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当时的自己,很表面的理解了这个词语,以为“舒适区”便是使自己舒服的方法。并不是那么的理解,“缺乏危机感”和舒适区之间的关系。

        而最近在学习《自我发展心理学》专栏,才有一个不一样的认识:

       “心理舒适区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应对环境和问题的方式。它的好处究竟是什么?

        简单来说,它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控制感。

      “控制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人安全感的来源,我们大部分的应对方式,最初是用来应对焦虑的。”

        原来我一直对“舒适区”有个误解,着重在了“舒适”两个字,而忘却了,它其实是我们用于应对生活的习惯,无论好坏,无论它带给我们实际的是开心还是痛苦。它是我们在最初应对焦虑时,走出来的一条快捷方式,对于那时候的我们是有效的,但不意味着对于现在的我们同样是有效的。

       那便好好的认识一下“心理舒适区”的定义吧!

       在维基百科找到的解释是:舒适区(英语:Comfort zone)或舒适圈,指的是一个人所处的一种环境的状态,和习惯的行动,人会在这种安乐窝的状态中感到舒适并且缺乏危机感。舒适区是一种精神状态,它导致人们进入并且维持一种不现实精神行为之中,这种情况会给人带来一种非理性的安全感。类似惰性,当人围绕自己生活的某一部分建立了一个舒适区之后,他就会开始倾向于呆在舒适区内,而不是走出舒适区。走出一个人的舒适区,他们必须在新的环境中找到新的不同的行动方式,同时回应这些新的行动方式所导致的后果。(a behavioral state where a person operates in an anxiety-neutral position.)

        原来“舒适”对应的是“危险”,有可能是一种非理性的安全感。

        例如小明一直想改善与父亲沟通的方式,然而每一次的沟通,都是吵架收场。

         那是因为,小明理性上知道要去改变沟通方式,但是遇到和父亲沟通的压力时,就拿起最熟悉、最习惯的方式去应对,以获得安全感,即时结果并不好——依旧吵架结束。

        原来学习一个词语,就是简简单单一个词语,也是要用一段时间来熟悉、认识、理解。

       其实文字上,一早就告诉我们是什么。然而真真的从看到,到真的有所领会,是需要时间的。即对一句话的理解,可能就是几个字的理解,未经历过,未反思过,便无法真正的理解。

        渐渐才发现,读书,反复的推敲理解,在生活中去理解、运用,才是良方。虽然时间长,但是一点一滴的记录下来,成长,便是在期间中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朗心(北京朗心致远科技有限公司)_
2024-07-19 广告
建立心理咨询室的关键在于确保其功能性、隐私性和舒适性。首先,选择安静、隔音良好的场地,保证咨询过程的私密性。其次,内部布置应简洁、温馨,营造舒适放松的氛围,如采用浅色调墙面、柔和灯光,并配备舒适的座椅。此外,配置必要的心理咨询工具和资料,如...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朗心(北京朗心致远科技有限公司)_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