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探究与训练答案
展开全部
九年级中考化学考点分析:碳循环的例题解析
1.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中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是来自:( )
A.非生物界中循环的碳 B.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C.食物中有机物里的碳 D.燃料中的碳
【解析】人体中的碳元素来自食物中的含碳有机物.而食物中的含碳有机物归根结底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CO2合成含碳的有机物,故而所有生命的碳源均是二氧化碳.因此答案为B.
【答案】B
2.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CO2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自由扩散
【解析】大气中的CO2只有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如果没有这个途径,碳元素就不能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循环.呼吸作用是把碳元素从生物群落中释放到大气中,自由扩散是CO2在大气圈和水圈中交换的方式,蒸腾作用与碳循环无关.因此答案为B.
【答案】B
3.下列那种情况不会释放碳进入碳循环中( )
A. 燃烧. B. 呼吸作用. C. 光合作用. D. 海洋中沉积物的风化
【解析】释放碳进入碳循环实质是指能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燃烧、呼吸作用和海洋中沉积物的风化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不会释放碳进入碳循环的就是光合作用.
【答案】C
4.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是( )
A.反复循环的 B.单向运动的 C.逐级递减的 D.逐级递增的
【解析】碳的主要循环形式是从大气的二氧化碳蓄库开始,经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把碳固定,生成糖类,然后经过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和残体腐败分解后,再回到大气蓄库中. 除了大气,碳的另一个储存库是海洋,它的含碳量是大气的50倍,更重要的是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含碳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水体中,同样由水生植物将大气中扩散到水上层的二氧化碳固定转化为糖类,通过食物链经消化合成,再消化再合成,各种水生动植物呼吸作用又释放二氧化碳到大气中.动植物残体埋入水底,其中的碳都暂时离开循环.但是经过地质年代,又可以石灰岩或珊瑚礁的形式再露于地表;岩石圈中的碳也可以借助于岩石的风化和溶解、火山爆发等重返大气圈.有部分则转化为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答案】A
5.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什么(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碳循环过程的理解.甲与大气中的CO2 之间是双向箭头,表明甲既从大气中吸收CO2 ,也向大气释放CO2 ,能吸收大气中的CO2 固定为糖类的只有自养植物,即生产者,所以甲是生产者,乙与大气中的CO2 之间是单向箭头,甲和丙也有箭头指向乙,说明乙能捕食或分解甲和丙,向大气释放CO2 ,所以乙有可能是消费者也有可能是分解者.丙与大气中的CO2 之间是单向箭头,还有从甲过来的箭头,说明丙通过食用甲获得碳元素,并向大气是放CO2 ,所以丙是分解者.故最佳答案为A.
【答案】A
6、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明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 .
(2)A过程是 的 作用.
(3)与A过程本质相同的有 过程(用图中字母代号填写).
(4)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形式存在,而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 形式进行循环.
(5)根据上图,要减少温室效应,你认为应调整图中的过程______________(填字母).并请你提出保持碳循环相对平衡的对策: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大的题目,要考查学生有关碳循环过程的理解程度.读图可知,本图少了一个箭头,即从大气中CO2库到绿色植物的箭头,这是大气中的CO2通过自养生物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如果没有这一途径,碳元素就不能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返复循环;图中的字母A表示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同时产生CO2,这一过程的本质是这些生物的呼吸作用,与图中的字母B和C是相同的;而图中字母D表示的是燃烧释放CO2的过程,不属于生物的呼吸作用;无机环境主要指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岩石圈中的碳以碳酸盐形式储存,暂时脱离碳循环,水圈和大气圈中碳的主要存在形式是CO2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受到人类活动干扰以前是相当稳定的.本题的最后一问针对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考查学生能否提出有效的对策的决策能力.
【答案】(1)从大气中的CO2库到绿色植物.(2)分解者;分解.(3)B、C.(4)CO2或碳酸盐;CO2.(5)D 对策合理科学即可,参考见下: ①减少CO2 的排放: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发电采用高效先进技术;大力发展不含碳的能源和低碳能源代替煤炭——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充分利用各种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天然气、生物能(如沼气利用)等.②大力开展对CO2的吸收,固定和利用——海洋交换吸收、陆地植树种草、保护森林植被.
1.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中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是来自:( )
A.非生物界中循环的碳 B.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C.食物中有机物里的碳 D.燃料中的碳
【解析】人体中的碳元素来自食物中的含碳有机物.而食物中的含碳有机物归根结底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CO2合成含碳的有机物,故而所有生命的碳源均是二氧化碳.因此答案为B.
【答案】B
2.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CO2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自由扩散
【解析】大气中的CO2只有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如果没有这个途径,碳元素就不能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循环.呼吸作用是把碳元素从生物群落中释放到大气中,自由扩散是CO2在大气圈和水圈中交换的方式,蒸腾作用与碳循环无关.因此答案为B.
【答案】B
3.下列那种情况不会释放碳进入碳循环中( )
A. 燃烧. B. 呼吸作用. C. 光合作用. D. 海洋中沉积物的风化
【解析】释放碳进入碳循环实质是指能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燃烧、呼吸作用和海洋中沉积物的风化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不会释放碳进入碳循环的就是光合作用.
【答案】C
4.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是( )
A.反复循环的 B.单向运动的 C.逐级递减的 D.逐级递增的
【解析】碳的主要循环形式是从大气的二氧化碳蓄库开始,经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把碳固定,生成糖类,然后经过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和残体腐败分解后,再回到大气蓄库中. 除了大气,碳的另一个储存库是海洋,它的含碳量是大气的50倍,更重要的是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含碳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水体中,同样由水生植物将大气中扩散到水上层的二氧化碳固定转化为糖类,通过食物链经消化合成,再消化再合成,各种水生动植物呼吸作用又释放二氧化碳到大气中.动植物残体埋入水底,其中的碳都暂时离开循环.但是经过地质年代,又可以石灰岩或珊瑚礁的形式再露于地表;岩石圈中的碳也可以借助于岩石的风化和溶解、火山爆发等重返大气圈.有部分则转化为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答案】A
5.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什么(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碳循环过程的理解.甲与大气中的CO2 之间是双向箭头,表明甲既从大气中吸收CO2 ,也向大气释放CO2 ,能吸收大气中的CO2 固定为糖类的只有自养植物,即生产者,所以甲是生产者,乙与大气中的CO2 之间是单向箭头,甲和丙也有箭头指向乙,说明乙能捕食或分解甲和丙,向大气释放CO2 ,所以乙有可能是消费者也有可能是分解者.丙与大气中的CO2 之间是单向箭头,还有从甲过来的箭头,说明丙通过食用甲获得碳元素,并向大气是放CO2 ,所以丙是分解者.故最佳答案为A.
【答案】A
6、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明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 .
(2)A过程是 的 作用.
(3)与A过程本质相同的有 过程(用图中字母代号填写).
(4)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形式存在,而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 形式进行循环.
(5)根据上图,要减少温室效应,你认为应调整图中的过程______________(填字母).并请你提出保持碳循环相对平衡的对策: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大的题目,要考查学生有关碳循环过程的理解程度.读图可知,本图少了一个箭头,即从大气中CO2库到绿色植物的箭头,这是大气中的CO2通过自养生物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如果没有这一途径,碳元素就不能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返复循环;图中的字母A表示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同时产生CO2,这一过程的本质是这些生物的呼吸作用,与图中的字母B和C是相同的;而图中字母D表示的是燃烧释放CO2的过程,不属于生物的呼吸作用;无机环境主要指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岩石圈中的碳以碳酸盐形式储存,暂时脱离碳循环,水圈和大气圈中碳的主要存在形式是CO2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受到人类活动干扰以前是相当稳定的.本题的最后一问针对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考查学生能否提出有效的对策的决策能力.
【答案】(1)从大气中的CO2库到绿色植物.(2)分解者;分解.(3)B、C.(4)CO2或碳酸盐;CO2.(5)D 对策合理科学即可,参考见下: ①减少CO2 的排放: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发电采用高效先进技术;大力发展不含碳的能源和低碳能源代替煤炭——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充分利用各种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天然气、生物能(如沼气利用)等.②大力开展对CO2的吸收,固定和利用——海洋交换吸收、陆地植树种草、保护森林植被.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11111
2024-12-18 广告
2024-12-18 广告
作业指导书是一种专门编写的指导性文件,用于完成某一项或同一类型的工作。它是根据设计图纸、制造厂说明书、相关的验评标准、编写人员现场所积累的施工经验以及成熟实用的施工工艺所编写的。定义和作用作业指导书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阐明...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11111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