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是否影响生育?

 我来答
楠楠学姐007
2022-11-16 · TA获得超过19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6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9.9万
展开全部

上网对生育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理论上,上网本身不足以直接影响网民的生育观念和行为。因为网上信息呈现出多样化面孔,当然也不乏一些对生育不友好的、不鼓励生育的信息。

  

不过,相关关系不等于是因果关系。应用截面数据分析时要特别小心变量之间的关系,没有前后联系,很难做出因果推断的结论。实证分析之前,应该首先是合乎逻辑的定性分析。关键在于要避免自说自话,预设答案。

  

上述文章甚至得出结论:使用互联网的居民比不使用者的生育意愿降低了约10.5%。这个数据和结论也是可以质疑和讨论的。

  

简单的答案里,包含着无穷的可能性。社会科学具有模糊性特点,过度追求精确反而会失其要义,令人不得要领。

  

值得关注的还有网民的人口学特征与生育态度,要知道网民的异质性极大。对于已经完成生育任务的人们,上网自然不会影响其生育观念;对于还没有结婚的人来说,生育也是下一步的事;唯独结婚还未生育的人,网络有关生育的信息可能会影响其生育态度和信心。

  

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区别对待。最后,还应要追问上述发现的意义,其结论是否有科学价值。上网行为和生育观念的关系,很可能因其复杂性和缺乏针对性而只能流于表象的描述。

  

优化生育的含义比优生优育更丰富

  生育焦虑,其实是人们对周遭生活压力和预期生养负担的心理反应,跟上不上网关系不大。

  

上网,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跟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关系并不直接和紧密。在多数年轻人的生活目标中,生育的重要性已经大大下降,丁克文化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刷新年轻人的观念世界,这也是持续超低生育率和人口严重少子化的思想根源。

  

毋庸置疑,网络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思想观念影响甚巨,不可小觑。生不生以及生几个孩子,背后隐伏着多元的价值观,本质上也还是一个观念问题。

  

人口学理论告诉我们,生育既有理性、可控的一面(生养成本、风险和代价),也有感性、不确定、非可控的一面(有人就是不喜欢孩子,有人就喜欢孩子多热闹)。同样,孩子的生养模式也是多样的,这才有精养、粗养、放养的说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