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周记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这一周里,大家都有不少感想吧,是时候在周记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怎样写好周记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反思周记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反思周记 篇1
考试过后,我觉得自己能够考好,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到了老师发信息的那一天,看到自己的成绩让我惊呆了。我不敢相信那是我的成绩。
拿到卷子,我看到了许多不该错的题,两分两分地扣,大题没有,小错一堆。我认真地分析了错误的原因,就是自己太马虎。比如,标点明明是逗号我 却写成句号,这明明就是送分的题却成了 丢分的题 。还有,注音三个“得”我给弄反了。看到这些我不禁眼里噙满了泪花,心里别提多难过啦!恨不得打自己,骂自己。窝了一肚子气,十分恼怒。
再说说我的数学成绩,更是令我懊悔不已。有更多不该错的地方都错了,如160应化成0.016我却化成了0.16导致后边全错;该的20xx多我却化成200多,真是千不该万不该。还有更不该错的地方 呢,明明是减法我却写成加法白白丢了分,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画图那道题,我总觉得自己画对了,但天不遂人愿。不遂就不遂吧,我曾经这样想过作自我安慰,但我不服输,决定暑假好好做做画图的 题,再补上。
总而言之,谁都不能怪,要怪,就怪自己。谁让我不检查呢!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克服自己马马虎虎的毛病,做个有心的人。
反思周记 篇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在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中,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教材以外的新想法、新思路,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去追忆,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而这样的记录还可以使教师积累自己教学经验,在教学道路上不断成长。 在讲授完朱自清的《背影》后,我觉得最成功的就是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至亲至爱的父子深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像一尊塑像似的矗立起来,完成了形象的定格,永存在读者心中。
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讲课时,我花费了大量时间,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细细品味四次写背影的文字,同时,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自我反省的文字,了解作者的心理是前后不同的,起初对父亲的不理解,相反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甚至暗笑他的迂,直到看见他的背影,这才良心发现,作为儿子,在父亲面前自以为是是不对的,引导学生注意调整心态,体会家庭亲情,然后让学生用心去体会自己的父亲举手投足间的父爱,收到了奇效,许多学生也是“在晶莹的泪光中”,十分动情的叙述自己对父亲的误解以及父亲的毫不在意等等,同学们发言踊跃,直到下课钟敲响,部分同学仍高高地举着手,争抢着发言。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写成信,带给自己的父母。 还有我在讲授《爱莲说》一课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发现,如导课时我从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入手,很随便地和同学们展开了漫谈:莲有哪几部分?各有什么特点?你喜欢莲吗?为什么?我把这称之为“漫谈入课”。说是漫谈,其实是我的精心设计。我必须从这一过程中,首先发现学生在学这一课前,哪些已经会了,哪些还不会,从而确定下一步如何去“引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学是一个漫长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索,诚然,教学行为因师而异,因人而变,但无论怎样的不同,只要遵循新课程中的新理念,语文课堂就会在我们教师的科学耕耘下,成为学生成才的良田活土。
我一直为学生的作文而感到“痛苦”。这痛苦一方面缘自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另一方面则是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面对的却是大量不尽人意的作文。曾想,如果批阅的是优秀作文,那感觉应是春风拂面,何等的身心舒爽啊!遗憾的是,我很少进入这样的佳境。于是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寻求解决方略,以减轻自身的“痛苦”,现归纳为以下几小点,供大家指点。 一、没有引领学生进入真正的阅读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崇拜、对人的崇拜、对书的崇拜和对祖国语言的崇拜”。而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我竟欲谓教阅读如教得好,更不必有什么写作指导”。如果没有成功的阅读教学为前提,作文教学就会出现精神上和语言上的断流。
多年来,我的阅读教学留下了太多让人遗憾的地方,在分析、理解文章的过程中,我成了教参的奴隶,学生是我的奴隶,我总被一个个“标准”捆绑在一起,尽管这一个个“标准”绝大多数是正确的,但那是不是太理想化、机械化了?为什么不听一听学生的声音呢?为什么总要让学生发出一样的声音呢?如此阅读教学,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熄灭了学生的阅读激情,还给我们的阅读教学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学生不能独到理解并运用教材,不能甄别选文的优劣;教师没有时间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的美文,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没有好的书籍进行课外阅读,难于从课外阅读的世界里获取更多的精神养分和语言养分??正是如此多的阅读教学的失误,致使学生不能进入真正的阅读世界,这不但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而且直接切断了联系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血脉,造成了作文教学的滞后。
反思周记 篇3
每当到期中、期末的时候,我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成绩。这次也不例外,期中考试考完后,我一直沉浸在紧张中,直到老师把考卷发下来的那一刻。
前几天老师公布了成绩,我语文90.5,数学98,在我们班占第2名。对别人来说很不错,但对我和父母、老师来说却不算什么,因为我在小时候父母为了我的学习更好,他们买这个买那个,花了很多钱,唯一就是为了让我更好;而因为这样,我的成绩一直不错,因此老师对我的期望也很高。但这两门都令我感到最可惜,我的语文本来是不错的了,但作文给我扯了后腿,只得了23.5分,我们班里有的学生都得了24分、24.5分、25分......数学是我的强项,本来我可以得100分,但我很马虎,本来是要算用去的,我却求成了剩下的,扣了2分。真是应证了一句俗话: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唉!虽然我还是名列前矛,可我是闷闷不乐的,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
我还记得上学期成绩报告单上老师对我说的一句话:“你的粗心成了你的心病,改正过来,你会变得更完美。”也有老师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胜利者不属于跑的最快的人,有可能属于最耐跑的人。”老师的话使我受益匪浅。
总之,我决定在期末考试之前一定要改正粗心的坏毛病,考得更加出色,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反思周记 篇4
这次月考中,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抱着很大的期望,希望我能考好。可是在考试中,我却有些轻敌,做完后没有再次检查,只拿到了82分。对此我要改去一些坏习惯。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我总是看着题目,就顺手将“答案”填上了,但是却总是错了许多。所以我一定要认真看完题目,找出关系式,并在考试的过程中认真审题,仔细读题,把内容填准、填对。
通过这次考试,我明白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经过考试,就不难发现,有些考试题目,是我没看过的。这只怪自己做的练习题太少。所以,我要从这次考试中汲取教训,作为铺垫,为下一次考试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考试还要掌握技巧。平日里我要将公式背得滚瓜烂熟,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公式。课上我要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转,不再开小差了……
尽管我在这次数学考试里考得很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可以突破自我,在下一次月考中名列前茅,取得好的成绩。
反思周记 篇5
1、大多数老教师对新教材不适应,教学方法不灵活。
新教材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乐于参与探索过程。而我们的大部分教师对教材不够熟悉,不能把握教材的脉搏。只了解教材的外表形式,不懂得教材的科学内涵,不能灵活掌握教材。
2、教师观念陈旧直接影响政治课有效顺利的达到德育目的。
很多政治课老师,只注意到新教材的难度较过去降低了,而没注意到知识的整合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不善于挖掘新教材的内涵。在政治课堂上,对于教材中的“探究园”“议一议”等教学内容。只是一带而过,让学生简单的看看图片或者漫无目的让学生进行随意的讨论讨论没,便转入“知识导航”的课程内容。进行知识的灌输,随后便是进行题海战术进行大量的练习。未能按照课程编写的意图让学生通过“探究园”感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道德冲突现象,从而领悟本节课教学的知识点。新课程中提出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理念未能得到实施。我们的大部分老师都重复着前辈留下来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观念很难适应新世纪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很难是实现德育目的。
3、应试教育”成为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指挥棒。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但不少学校依然没有跳出原有的评价思维,仍然用“分数”、“成绩”、“质量”限制教师角色转变的评价理念来考核教师。评价方案还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考核模式,考核制度依然未变。学校还是热衷于把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尺。在“应试教育”考核制度指挥下,教师们不得不沿袭着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每个政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去把握争取把每一节课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