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服饰,与日本的和服有什么区别?

 我来答
成大文化17
2022-10-29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9万
展开全部

在日本飞鸟和奈良时代,中国对日本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影响最为重大,这时,中国古代吴越地区的宽袖、叠襟式长衫流传到了日本,成为上流社会正式场合的礼服,特别是朝廷的正规制服。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虽然和服不断得改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和服的基本要素始终没有脱离吴服的定格。对于和服的传入还有一种说法:奈良时代,中国唐代的服饰传入日本,首先在贵族中流行,被称为唐风贵族服。到平安时代,对唐风贵族服加以若干改造,如袖子、胴体变长,衣服的幅度变宽。为给人以美感,穿时紧紧贴在身上,有意识的显示出人的线条美,对这种变化,日本人称其为国风化。从此这种服装便固定为日本的和服。

因而和服必然与中国古代服饰间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是服饰的纹样,隋唐时代的服饰纹样大部分都以花卉为主,或是把花卉作为陪衬,图案规范、工整、连续、对称,部分形象趋于写实。②刘勰在《文心雕龙》一文中,论述到艺术创造活动中主客体的辨证关系,提倡一种自然之趣,认为自然美比雕琢美更具高尚的形态美。以大自然为对象的花卉 *** 本身就是美丽的图案,有着工艺的美与图案的美的双重语意,而且更具有生态中花卉的译音。日本和服的造型与图案面料的 *** ,具有和服图案特征的樱花,被如此夸张变形,也是对生态的神韵的形象赞颂。③其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的古代,女子是禁止抛头露面的。《礼记内侧》规定女子出门,必拥闭其面。④从中国魏晋时期的面衣,到隋唐时期的幕罗,再到唐高宗时期的帏帽,虽然形式在不断的改变与革新,但是,作用全部都是为了遮掩不被看见。而在日本女子则是基本足不出户的,因而屏风就起到了遮掩的作用,这和日本沿袭的中国的封建礼教思想是分不开的,而且近乎到了严酷的程度。第三,从唐代服饰服饰的衣领上来看,从侧面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开放,甚至出现了坦领,里面 *** 内衣,坦胸脯于外,唐诗中有粉胸半掩疑暗雪之句。

虽然说唐人欣赏的重点在胸部的风韵,日本在同一时期的服饰出奇得相似,特别是领口的凹陷设计,为的是显露脖颈的肌肤细嫩、修长,直到以后的歌舞伎的服装依然保留了这样的风格。这牵涉到了日本人的独特审美观。第四,先前奈良时期的服饰,依然传承了唐衣的宽袍大袖,孟浩然《春情》诗: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簪花仕女图》中的仕女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穿着。在日本除了受到中国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宗教。宽的容量是比较大的,服饰越宽那么人的躯体就越抽象,这样不仅仅隐藏了具体的躯体,也隐藏了人的性格。从视觉对深度的识别上来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一个较小的区域,焦点以外的东西看起来就比较模糊了,所以宽大的衣服比较能够吸引人的视觉焦点,是周围的形象比较模糊,人的形象就高大起来了。(见《服装美学》中的服装起源:宽袍大袖说)第五,唐代的妆面风格直接在日本流传,从歌舞伎的形象中就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到,粉面,阔眉,小朱唇,面厣、斜红,都在当时蔚然成风。不同的是对于发的处理,日本古典女性长发梳理,使长发与装饰溶为一体。如同在大自然中,树木的枝干,也有着天然的梳理一样。树枝垂挂如同梳理的长发。日本妇女头饰具体的任何一个装饰配件以及饰物,都是有特别要求的,就像中国京剧人物中,无论是老旦,花旦等特定角色,头饰都有特定的规范与做法,日本多以花为主。

由此可见,中国服饰文化对日本服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今,和服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服饰,只有在盛大场合人们才会穿着,无论现在如何去欣赏,她们无不给日本增添了色彩和气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