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得蛔虫怎么办?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分类: 生活 >> 育儿
问题描述:
我儿子两岁八个月了.平常很会吃,饭也吃得多,零食也吃得多.按道理应该是很壮很胖才对,可是他既不壮也不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人说是不是得了蛔蠢闹虫才会长不胖的.那如果真是肚子里有蛔虫,要怎么治疗.还有要怎么样才可以看出小孩子肚子里长蛔虫.有什么症状吗?
解析:
1.蛔虫幼虫在体内 *** 阶段,皮肤痒可出荨麻疹,发烧、咳嗽、肺部有炎症表现;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右上腹痛、肝肿大,肝功能不正常,幼虫带入细菌可引起多发性肝脓肿,肝压痛;白细胞总数升高,嗜酸细胞增高等。个别孩子由于幼虫到脑子中 *** 可引起抽风或脑膜炎。
2.蛔虫成虫在小肠中阶段可 *** 肠壁,分泌毒素,排泄废物并吸取小儿的营养。常见的症状是在脐周围阵发性肚子疼,腹部柔软,喜欢揉、不拒按;食欲不好,有的喜欢吃不该入口的东西,如炉渣、土块、塑料袋等,我们叫这种现象为“异食癖”。由于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可引起营养不良、贫血等。也可以引起精神不振、易怒、夜间咬牙。
3.平时成虫在小肠定居,当环境不适合便乱窜起来,由此而引起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如小儿在发烧时,蛔虫就可以乱窜引起严重腹痛、呕吐、吐出蛔虫,虫子多纠缠成团时,堵住肠子上下不通,发生蛔虫性梗阻;蛔虫见孔就钻,可以钻到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症,病情严重,患儿因腹痛打滚哭闹、出冷汗;如蛔虫钻到阑尾就可引起蛔虫性阑尾炎,右下腹剧烈疼痛。从阑尾再钻出可运档纤引起腹膜炎等危险病症。
怎样发现孩子患有蛔虫病?
1、经常出现原因不明的腹泻、便秘或腹痛(多为肚脐周围痛)。
2、胃口不好,不想吃饭而常想吃香甜的零食,或胃口很好却身体消瘦
3、有时头痛、兴奋和精神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
4、晚上睡觉常流口水或磨牙齿。
5、脾气急燥。
6、在小儿身上会出现“虫斑“,一般有5种:
(1)舌面出现红斑,其特征是边缘整齐,圆形,常突出舌面,红斑位置不定,数量不一。
(2)下唇粘膜出现颗粒,多为灰白色针头大小的小丘疹,数量不等。
(3)巩膜出现蓝斑,呈三角形、圆形或半月形。
(4)面部出现白斑,多为圆形,边缘整齐,中间淡白。
(5)指甲上出现“絮状白云”。
这些虫斑可单独出现,也可几种相兼出现。
7、喜欢挖鼻孔。
有蛔虫的孩子,不一定出现上述全部症状,但至旁仿少有2-3种以上。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患上了本病,需去医院做粪便检查。
如何防治儿童蛔虫病?
预防本病要教育孩子养成清洁卫生的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常啃指甲,不咬指甲,不吮手指,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和不清洁的食物。另外,要注意环境卫生,搞好粪便处理。如果得了蛔虫病,可服用驱蛔灵,每岁约一片,分二晚服完;或宝塔糖每岁服二个,连服两个晚上。一次驱虫不一定能达到肃清的目的,治疗一个月后如再检查大便阳性,再服驱虫药。目前广泛应用肠虫清有一定疗效,有并发症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小肠内的寄生虫病。多见于5~15岁儿童。轻者无症状 ,稍重者有消化道症状、营养不良,严重者引起胆道蛔虫或蛔虫性肠梗阻。
蛔虫是最大的肠虫,成虫为乳白色或略带粉色,头尾较细,雌虫在人肠内产卵 ,每天约产20万个。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下,发育为感染的虫卵,儿
童吃了感染虫卵的蔬菜或水果后,一部分虫卵被胃酸杀灭,一部分在小肠孵化成幼 虫。幼虫依次穿过肠壁、小血管、门静脉、心肺、气管、咽喉和食道,在小肠内发
育成成虫。 症状 人在感染蛔虫后可不表现症状仅为“蛔虫感染”,但儿童、体弱者可出现脐带
周围或上腹疼痛,可反复发作,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小儿常有精神不集中 、哭闹、夜间磨牙、梦惊、瘙痒、反复出现荨麻疹,面部可见白色虫斑,重者可致
营养不良、智力迟钝、发育障碍、面黄消瘦等。有时可吐呕虫或便出蛔虫,或在大 便中找到蛔虫,在镜检下可发现蛔虫卵,血常规检查可见嗜酸性细胞增多。
驱除蛔虫的常用药 (1)阿苯达唑(肠虫清)为广谱驱虫药,对蛔、蛲、鞭、钩虫的成虫及幼虫均有
较好疗效,对蛔、鞭虫有杀灭虫卵作用,可干扰虫体摄取葡萄糖,抑制虫体生长繁 殖,适用于多种线虫的混合感染。以单剂量400mg顿服,治愈率高达100%。
(2)噻嘧啶(抗虫灵):对寄生虫的神经肌肉有阻滞作用,先使虫体收缩而后麻
痹,停止运动,作用快而优于哌嗪。儿童每kg体重5~10mg,睡前顿服,连续2日。
(3)枸橼酸哌嗪(驱蛔灵):可麻痹虫体肌肉,使之不能附着在肠壁,并随肠蠕
动而排出体外,蛔虫在麻痹前不表现兴奋,因此安全。儿童常吃糖锭(六一宝塔糖
),1日每千克体重100~160mg,或1~3岁1次1.0~1.5g,4~6岁1.5~2g,7~9岁
2~2.5g,9岁以上3g,睡前顿服,连服2日,一般不必同服缓泻药。 (4)左旋咪唑:可影响虫体的无氧代谢,使之麻痹,并制止虫体窜动,预防胆
道蛔虫的发作。儿童每千克体重2~3mg,睡前顿服,1周后可重复1次。 中药使君子可炒熟而不焦,儿童按每周岁1g计,总量不宜超过10g,睡前嚼烂
吞服,连续3日,可重复应用。
问题描述:
我儿子两岁八个月了.平常很会吃,饭也吃得多,零食也吃得多.按道理应该是很壮很胖才对,可是他既不壮也不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人说是不是得了蛔蠢闹虫才会长不胖的.那如果真是肚子里有蛔虫,要怎么治疗.还有要怎么样才可以看出小孩子肚子里长蛔虫.有什么症状吗?
解析:
1.蛔虫幼虫在体内 *** 阶段,皮肤痒可出荨麻疹,发烧、咳嗽、肺部有炎症表现;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右上腹痛、肝肿大,肝功能不正常,幼虫带入细菌可引起多发性肝脓肿,肝压痛;白细胞总数升高,嗜酸细胞增高等。个别孩子由于幼虫到脑子中 *** 可引起抽风或脑膜炎。
2.蛔虫成虫在小肠中阶段可 *** 肠壁,分泌毒素,排泄废物并吸取小儿的营养。常见的症状是在脐周围阵发性肚子疼,腹部柔软,喜欢揉、不拒按;食欲不好,有的喜欢吃不该入口的东西,如炉渣、土块、塑料袋等,我们叫这种现象为“异食癖”。由于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可引起营养不良、贫血等。也可以引起精神不振、易怒、夜间咬牙。
3.平时成虫在小肠定居,当环境不适合便乱窜起来,由此而引起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如小儿在发烧时,蛔虫就可以乱窜引起严重腹痛、呕吐、吐出蛔虫,虫子多纠缠成团时,堵住肠子上下不通,发生蛔虫性梗阻;蛔虫见孔就钻,可以钻到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症,病情严重,患儿因腹痛打滚哭闹、出冷汗;如蛔虫钻到阑尾就可引起蛔虫性阑尾炎,右下腹剧烈疼痛。从阑尾再钻出可运档纤引起腹膜炎等危险病症。
怎样发现孩子患有蛔虫病?
1、经常出现原因不明的腹泻、便秘或腹痛(多为肚脐周围痛)。
2、胃口不好,不想吃饭而常想吃香甜的零食,或胃口很好却身体消瘦
3、有时头痛、兴奋和精神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
4、晚上睡觉常流口水或磨牙齿。
5、脾气急燥。
6、在小儿身上会出现“虫斑“,一般有5种:
(1)舌面出现红斑,其特征是边缘整齐,圆形,常突出舌面,红斑位置不定,数量不一。
(2)下唇粘膜出现颗粒,多为灰白色针头大小的小丘疹,数量不等。
(3)巩膜出现蓝斑,呈三角形、圆形或半月形。
(4)面部出现白斑,多为圆形,边缘整齐,中间淡白。
(5)指甲上出现“絮状白云”。
这些虫斑可单独出现,也可几种相兼出现。
7、喜欢挖鼻孔。
有蛔虫的孩子,不一定出现上述全部症状,但至旁仿少有2-3种以上。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患上了本病,需去医院做粪便检查。
如何防治儿童蛔虫病?
预防本病要教育孩子养成清洁卫生的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常啃指甲,不咬指甲,不吮手指,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和不清洁的食物。另外,要注意环境卫生,搞好粪便处理。如果得了蛔虫病,可服用驱蛔灵,每岁约一片,分二晚服完;或宝塔糖每岁服二个,连服两个晚上。一次驱虫不一定能达到肃清的目的,治疗一个月后如再检查大便阳性,再服驱虫药。目前广泛应用肠虫清有一定疗效,有并发症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小肠内的寄生虫病。多见于5~15岁儿童。轻者无症状 ,稍重者有消化道症状、营养不良,严重者引起胆道蛔虫或蛔虫性肠梗阻。
蛔虫是最大的肠虫,成虫为乳白色或略带粉色,头尾较细,雌虫在人肠内产卵 ,每天约产20万个。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下,发育为感染的虫卵,儿
童吃了感染虫卵的蔬菜或水果后,一部分虫卵被胃酸杀灭,一部分在小肠孵化成幼 虫。幼虫依次穿过肠壁、小血管、门静脉、心肺、气管、咽喉和食道,在小肠内发
育成成虫。 症状 人在感染蛔虫后可不表现症状仅为“蛔虫感染”,但儿童、体弱者可出现脐带
周围或上腹疼痛,可反复发作,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小儿常有精神不集中 、哭闹、夜间磨牙、梦惊、瘙痒、反复出现荨麻疹,面部可见白色虫斑,重者可致
营养不良、智力迟钝、发育障碍、面黄消瘦等。有时可吐呕虫或便出蛔虫,或在大 便中找到蛔虫,在镜检下可发现蛔虫卵,血常规检查可见嗜酸性细胞增多。
驱除蛔虫的常用药 (1)阿苯达唑(肠虫清)为广谱驱虫药,对蛔、蛲、鞭、钩虫的成虫及幼虫均有
较好疗效,对蛔、鞭虫有杀灭虫卵作用,可干扰虫体摄取葡萄糖,抑制虫体生长繁 殖,适用于多种线虫的混合感染。以单剂量400mg顿服,治愈率高达100%。
(2)噻嘧啶(抗虫灵):对寄生虫的神经肌肉有阻滞作用,先使虫体收缩而后麻
痹,停止运动,作用快而优于哌嗪。儿童每kg体重5~10mg,睡前顿服,连续2日。
(3)枸橼酸哌嗪(驱蛔灵):可麻痹虫体肌肉,使之不能附着在肠壁,并随肠蠕
动而排出体外,蛔虫在麻痹前不表现兴奋,因此安全。儿童常吃糖锭(六一宝塔糖
),1日每千克体重100~160mg,或1~3岁1次1.0~1.5g,4~6岁1.5~2g,7~9岁
2~2.5g,9岁以上3g,睡前顿服,连服2日,一般不必同服缓泻药。 (4)左旋咪唑:可影响虫体的无氧代谢,使之麻痹,并制止虫体窜动,预防胆
道蛔虫的发作。儿童每千克体重2~3mg,睡前顿服,1周后可重复1次。 中药使君子可炒熟而不焦,儿童按每周岁1g计,总量不宜超过10g,睡前嚼烂
吞服,连续3日,可重复应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