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帮我赏析一下敦诚的《佩刀质酒歌》

佩刀质酒歌我闻贺鉴湖,不惜金龟掷酒垆。又闻阮遥集,直卸金貂作鲸吸。嗟余本非二子狂,腰间更无黄金珰。秋气酿寒风雨恶,满园榆柳飞苍黄。主人未出童子睡,斝干瓮涩何可当。相逢况是... 佩刀质酒歌
我闻贺鉴湖,不惜金龟掷酒垆。
又闻阮遥集,直卸金貂作鲸吸。
嗟余本非二子狂,腰间更无黄金珰。
秋气酿寒风雨恶,满园榆柳飞苍黄。
主人未出童子睡,斝干瓮涩何可当。
相逢况是淳于辈,一石差可温枯肠。
身外长物亦何有,鸾刀昨夜磨秋霜。
且酤满眼作软饱,谁暇齐鬲分低昂。
元忠两褥空作佩,岂是吕虔遗王祥。
欲耕不能买犍犊,杀贼何能临边疆。
未若一斗复一斗,令此肝肺生角芒。
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
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
我有古剑尚在匣,一条秋水苍波凉。
君才抑塞倘欲拔,不妨斫地歌王郎。
展开
 我来答
reedy11
2008-11-14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40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504万
展开全部
秋晓,遇雪芹于槐园,风雨淋涔,朝寒袭袂。时主人未出,雪芹酒渴如狂。余因解佩刀沽酒而饮之。雪芹欢甚,作长歌以谢余,余亦作此答之。

以上是这首长歌的小序, 交代了人时事, 不可不引.

我闻贺鉴湖,不惜金龟掷酒垆。
字面好理解, 我听说贺鉴湖好酒, 不惜以金龟相换. 贺鉴湖, 号懒民, 宋诗人贺铸(方回)后裔, 世居绍兴鉴(镜)湖, 本名失传, 画平远细竹, 潇洒可喜。

又闻阮遥集,直卸金貂作鲸吸。
还听说阮遥集也是此道中人, 直接取下貂裘痛饮. 阮孚,字遥集,阮咸之子。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饮酒史上“兖州八伯”之一。阮孚为“诞伯”。(东晋成帝时羊曼、阮放等放纵不羁,好饮酒,时人称为兖州八伯)。传见《晋书》卷49。
以上四句就是说一些酒国前辈的豪放举止, 用以衬托敦诚与雪芹等人的欢宴缘始----"佩刀质酒".

嗟余本非二子狂,腰间更无黄金珰。秋气酿寒风雨恶,满园榆柳飞苍黄。主人未出童子睡,斝干瓮涩何可当。相逢况是淳于辈,一石差可温枯肠。
这几句是交代了"佩刀质酒"的背景. 即小序中提到的事件缘起. 淳于, 当为唐李公佐著《南柯太守传》中的故事人物,相传唐代有个姓淳于名棼的人,嗜酒任性,不拘小节。

身外长物亦何有,鸾刀昨夜磨秋霜。且酤满眼作软饱,谁暇齐鬲分低昂。元忠两褥空作佩,岂是吕虔遗王祥。欲耕不能买犍犊,杀贼何能临边疆。未若一斗复一斗,令此肝肺生角芒。
说到正题了, 描绘了一下佩刀的情况, 然后借此发了一些议论, 以此刀无用, 不如换酒为题, 隐含了自己一生荒废的感慨. 齐鬲, 齐即脐、鬲即膈,谓好酒达脐,劣酒只及膈也。元忠, 似为刘元忠, 宋人, 与苏轼等善. 吕虔, 字子恪,任城人。三国时期曹魏, 历任泰山太守、骑都尉、裨将军, 最后官至威虏将军, 封为万年亭侯。王祥, 字休征, 西晋琅琊(今临沂)人, 历汉、魏、西晋三代。东汉末年隐居20年, 仕晋官至太尉、太保。以孝著称, 为二十四孝之一, “卧冰求鲤”的主人翁。
吕虔刀典出《晋书·王祥传》:
初,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虔谓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祥固辞,强之乃受。祥临薨,以刀授览,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览后奕世多贤才,兴于江左矣。
吕虔有把宝刀,工匠认为只有位列三公的人才有资格佩带。吕虔把刀送给了王祥,并说:“如果不是有能耐的人,佩带的话反而会有祸害。你有(宰相)的肚量,所以我给你。”王祥死时又给了弟弟王览,说:“你的子孙必定兴旺,足以有资格佩带此刀。”果然,王览的后代在东晋的时候都很有出息。

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我有古剑尚在匣,一条秋水苍波凉。君才抑塞倘欲拔,不妨斫地歌王郎。
这是描述雪芹的反应, 一腔豪情呼之欲出, 而对雪芹的评价, 也表达了敦诚的衷心赞誉和坚贞友情. 王郎, 似亦指上文的王祥.

全诗娴于叙事, 间杂议论, 尤其是包含了关于曹雪芹生活的一个片段, 更激起人们的无穷想象和赞美. 他们物质上的贫乏不仅没有影响他们的友谊,反而,在他们的交往之中,更加入了苦涩的酒,温暖的情。酒逢知己,留下的是重情义轻钱财,重精神交流而轻物质归属的美谈佳话。

后人的想象描述可参考下面链接:
http://www.blogchinese.com/06091/258737/archives/2006/20061213132518.html
鐷の——预言39af93
2008-11-14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8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43万
展开全部
(1) “知君诗胆昔如铁”中的“昔”字
几乎所有解释这首诗的文章都对“昔”字视而不见,但笔者认为这个“昔”很重要,反映敦诚对曹公“今”的不太赞誉。这可能是我们探究曹公晚年精神状态的关键点。
(2) 淡化曹公在“槐园”吃闭门羹一事
此诗的前言写得清楚“秋晓,遇雪芹于槐园,风雨淋涔,朝寒袭袂。时主人未出,雪芹酒渴如狂------”请注意这里的“主人未出”。笔者认为就是主人未出来开门,曹公站在门口忍受“朝寒”。显然这一点“槐园”是不够意思的。所以敦诚在诗中用“主人未出童子睡”这句诗做了解释。责任在“童子”。当然从诗的内容看曹公当时并不在意。
问题是今天读这首诗没有必要无视它。例如有一种说法:“此当是雪芹先访敦敏,宿于槐园,而敦诚适清晨亦至也。”(红楼梦新证,下册第599页)。如果“宿于槐园”怎会有“主人未出”之说。想像得太美好了。敦诚的诗没说他们饮酒后是否去了“槐园”,笔者也想像不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