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朝字的文言文
1. 带“朝”的古文或诗句有哪些
1. 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说文解字注笺》
2. 昧爽而朝。(昧爽:黎明。朝:省视父母)――《礼记·内则》
3. 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夕:指晚上省视帝王)――《诗·小雅·雨无止》
4.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5.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 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
7. 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8.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
9.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10. 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11. 岂如家四海,日宇罄朝伦。
12.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13.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14. 朝光浮烧野,霜华净碧空。
15. 碧昏朝合雾,丹卷暝韬霞。
2. “朝”字在文言文中有几种用法
朝
cháo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zhāo)本义:早晨)
(2) 早晨省亲,子、媳向父母、公婆请安 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说文解字注笺》
昧爽而朝。(昧爽:黎明。朝:省视父母)——《礼记·内则》
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夕:指晚上省视帝王)——《诗·小雅·雨无止》
(3) 朝见,封建时代臣见君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齐策》
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4) 使…朝见
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孟子·公孙丑上》
(5) 又如:朝冠(百官上朝时戴的帽子);朝参(上朝参谒);朝天(拜见天子、天帝)
(6) 宗教徒参拜 如:朝贺;朝圣;朝山(到名山宝刹进香礼佛)
(7) 泛指拜见 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归家。——《史记·张丞相列传》
(8) 会聚;召 耆老皆朝于庠。——《礼记·王制》
3. 带有以字的文言文
简直超级超级多………………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为政以 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 众星 共 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这只是论语的开篇几段…………
4. 带朝字的四字词语
热火朝天、百鸟朝凤、朝气蓬勃、江汉朝宗、朝思暮想
一、热火朝天
【解释】: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出自】:近代 冯德英《迎春花》第九章:“但这几天热火朝天的参军运动,也冲击着他们的身心。”
二、百鸟朝凤
【解释】: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出自】: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
【译文】:海州说凤凰出现在城上,众鸟跟随的数量过百,往东北飞向苍梧山。
三、朝气蓬勃
【解释】: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出自】:近代 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四、江汉朝宗
【解释】: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朝宗:诸侯朝见天子,借喻百川入海。指江河奔流入海。也比喻魇、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出自】:周 先秦诸子《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
【译文】:诸侯朝见天子都朝向大海的方向。
五、朝思暮想
【解释】: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恒言》卷二十四:“再说沈洪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废寝忘餐。”
【译文】:再说沈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早晚都想念,废寝忘餐。
5. 含“所”字的古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自《孟子·告子下》
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