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不可能刮一个早上,雨不可能下一整天。
意思是: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出处:出自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原文节选: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故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失,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译文: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
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就会有人不信任。
扩展资料
这一章老子告诉了我们一个有别于传统认知的道理。
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总是不被察觉的,而这个动力就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当顺应趋势的时候,就会和趋势融为一体,所有事情也就无声无息的浑然天成了。
“希言自然”四个字对于理解全文尤为重要,因为整章就是在说这四个字。
“希言”:无言。也可以理解为“无声无息”。
“自然”:描述一种平和状态下的事物自我发展,可以理解为“浑然天成”。那么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无声无息浑然天成。”什么无声无息浑然天成呢?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这样的。
“同于”与“得之”,相同的总是最易融合。如同把一张白纸放在雪地里一样,相同的颜色导致了白纸和雪地融为了一体,无法区分白纸和雪地了。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日常种,我们的身体之能感知到差别带来的显相,对于因溶于大势或趋势而造成的不显确无法觉察,所以也就对这种存在信心不足,充满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