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小西天的珍藏佛经
2016-05-24
藏经情况
下院半云轩内珍藏着一部保存完整的汉文大藏经明永乐北藏,据清康熙《隰州志。重修藏经殿观音堂人祖庙记》记载, “其释典颁于明万历年间,共计六百七十八函,特赐护持”。原藏于圣境寺,俗称“大西天”(后毁于民国年间),新中国建立后,收存于小西天半云轩。明永乐北藏是明朝宫廷刻本,明成祖朱棣为报父母生育之恩于1412年(明永乐十年)敕令在北京开工雕刻,~1440年(明正统五年)始告完成。因区别于永乐十年刻印于南京的另一部大藏经《永乐南藏》,故称为《明永乐北藏》。全藏自《大乘般若经》至《大明三藏法数》,计收636函,6361卷,1621部、千字文编次自“天”至“石”。明神宗于1958年(明万历十二年)补雕续藏经,依神宗御制新刊续入藏经序,由《华严悬谈会玄记》至《第一希有大功德经》止,共续刻了各宗著述36部、41函、410卷,千字文编次自“钜”至“史”。此为神宗母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发愿而雕刻,故又增添神宗母印施佛藏经序、赞,并附《永乐南藏》四种经卷和目录,计5部、16函、153卷,千字文函次自“天”至“鉴”。小西天现保存大藏经略有缺失,共计为1657部,677函、6770卷,千字文函号自“天”至“鱼”。
藏经价值
自1971年(北宋开宝四年)开雕第一部刻本《大藏经》起,中国历代官私各种版本汉文大藏经共有21种, 《明永乐北藏》改变以往折装本藏经传统版式,版式采用十册成一帙的折贴式。为了表现宫廷刻本的气魄,加大了字体与版心,每面5行,每行17字,每版25行。字体为秀丽的赵体字,工整美观,装帧典雅。在经帙第一册的卷首,附有1440年(明英宗正统五年)御制大藏经序和御制赞牌,以及佛说法相画。每帙末册的卷尾,印有护法韦驮的立像。而每册天地所雕粗细母子线,开始于《明永乐北藏》,传承至清《龙藏》。《永乐南藏》与《明永乐北藏》虽同为奉旨印造,但《永乐南藏》供全国各地寺院请印,印本按不同纸质及装帧,传世本现全国各地颇为常见。而《明永乐北藏》因是官版,又是皇帝敕版专用,故刻制精良,装帧华美,用于颁赐各名山大刹之用,所以较为名贵和珍稀,传世本较为罕见。小西天所藏《明永乐北藏》虽历经磨难,略有残损,亦不失其价值,它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不仅为研究中国佛教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佛教史、藏经史、伦理道德以至民俗的重要典籍。